1936年1o月2日,广田内阁的藏相公开宣称,日本已经进入“准战时体制”。同年11月25日,日本与德国签定了《日德**协定》,向建立国际法西斯联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广田内阁把日本推到了火山口上,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不安和反对。1937年2月1日,广田内阁被迫宣布总辞职。但在日本滑向战争的过程中,它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对于他在事业顶峰创造的光辉业绩,在巢鸭监狱的秘密讯问中,他是怎样向桑德斯基陈述的呢?他说:在“二;二六”事件生后的天皇谏g中有一句话:“对这次在东京生的事件,我感到遗憾”。这句乎寻常的话是他广田要求天皇加进去的,意味着对陆军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谴责。
他说:组阁人选是陆军制定的,他的抵制没有奏效。
他说:恢复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是陆相寺内寿一和海相永野修身提议的。他同意他们的提议,是为了防止因参与“二;二六”事件而退出现役的军人此后再作为军部大臣得势。军部大臣现役制的恢复最终是由内阁和枢密院讨论决定的,谁也没想到军部的统治范围会因此而扩大。
他说:《日德**协定》是因陆军希望与德国结成密切关系而产生的。陆军还希望提出以武力解决问题,但被他广田拒绝。广田就差没说:我是一个天真纯洁的小孩,他们是坏蛋。所有的坏事都是他们干的。
广田下台不足半年,近卫公爵担任相,广田遂出任近卫内阁的外相。近卫在组阁宣言中声称:“属于‘非持有国’类型的我国必须确保我民族自身的生存权利,我国的大陆政策是建立在这个确保生存权利的必要之上的”,新内阁负有实现“国际正义”的使命,而“实现国际正义的较好方法,是获得资源的自由,开拓销路的自由”,“现在国际正义还没有实现,这就成为我大陆政策的正当化的根据”。新老内阁的梦想一脉相承,广田继续推行他那套外交路线。灰色的泥石流轰鸣喧沸,裹挟着一股股冲腾而下的支脉,裹挟着巨大的破坏力向它的目标**而去。
它图谋已久的战争终于爆了。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广田积极配合日军的军事进攻展开了外交攻势。11月初,他宴请德国驻日大使狄克逊和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请他们从中斡旋,压国民政府接受日本提出的“和谈”条件,并谋求德国支持日本在华的军事行动。他的第二个目的实际上是真正的目的后来实现了,希特勒承认了伪“满洲国”,抛弃了中国这个德国的老朋友,并表示希望日本战胜中国。两个法西斯国家加强了相互的依赖和勾结。所谓“和谈”的姿态,只是蒙混国际视听的一个骗局,如果接受了日本提出的和谈条件,不啻是不战而败。中国当然会断然拒绝,日本也就理直气壮地大举侵略。当南京生大屠杀的消息通过外交渠道传来时,广田又采取老一套,把文件往陆军省一转,无异于把掉出炉子的煤块往火堆里一扔,就抱臂站在一边,眼睛半眯着去享受烈火的美丽和温暖。
近卫相迁怒于广田在外交上的失败,于1938年5月解除他的外相职务。此后广田也仍然没有消停。作为前相的他经常出席重臣会议,向天皇进言,参与重大决策,在东条英机任相、对美开战等重大事件的决策上,都有广田至关重要的一票。
再让我们看看在桑德斯基写的《广田弘毅讯问概要》里,广田是怎样的“正义”和“无奈”吧。
广田是“无奈”的,他说:在1937年日中战争爆时,作为外相的他试图坚持迅在局部解决纷争的方针。同意陆军的要求向中国派兵,内阁的依据是保护当地的日本居民这一理由。
战争开始后,他曾经试图通过英国驻日大使克莱迪斡旋和谈,因陆军的强烈反对而被迫放弃,后来陆军想通过德国推动和谈,由于媾和条件对中国来说过于苛刻而未果。
广田是富有“正义”感的:关于日中战争,他个人的意见是无论是否宣战,这种战争都应予反对。可是陆军左右着时局,他实在无能为力。他曾在国会开会期间向近卫相、杉山元陆相和米内光政海相提出要辞去外相职务,原因是他感到自己不能胜任。但在会议期间辞职会造成恶劣影响,因而在国会闭幕后的1938年5月他便辞职了。
广田是“天真”的:1941年11月17日,在讨论近卫内阁总辞职后的继任相的会议上,他作为前相出席了会议。当时木户内大臣说东条能较好地打开局面,他就相信了,就同意起用东条。
广田是“无辜”的:在1941年11月28、29日两天的会议上,东条说明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56498/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5649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部第三百三十八章 正义(十七))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鸡鸡炖蘑菇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