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氏知道自己的姑母并不是一个靠得住的婆婆,对姑母来说,她能够容忍一个父母皆亡的女子进俞家的门就已经是天大的恩德,哪怕这个女子是她的亲侄女。小古氏从没有把俞老太太当成靠山,她依靠的只有自己,她不但冒着庶子早生于嫡子的风险容忍了陈姨娘先生下孩子,还容忍了一件更大的事,哪怕这件事上俞家把她的尊严狠狠踩在了脚下,几乎让她重演了她母亲的悲惨遭遇,她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笑到最后的人是她,甚至俞家人里从俞老太爷俞老太太到俞宏屹都欠了她很大一份情,他们这辈子在她面前都是有愧的。这让她终于能放心直起腰板过日子,哪怕自己数年未再生子也能理直气壮不允许俞宏屹纳妾。
而现在,这个微妙而脆弱的平衡岌岌可危,在俞家老宅这个俞老太爷和俞老太太说一不二的地方,她就算手上握着免死金牌,就算有着众人皆赞的贤德名声,也不得不屈服于他们的意思。她可以一辈子保有俞三太太的地位,甚至不论俞宏屹有多少房里人都无人能撼动她的地位,但是她终究还是一个失败者。
但是小古氏绝不甘心,这条路她是这样艰难才走下来,她不能放弃,哪怕为了她唯一的女儿,她也不能就此屈服。
小古氏的这些焦虑和思量,虽然并未宣之于口,只是在神情和举止中偶尔流露一两分,但在俞宪薇看来却全不是秘密,而且她知道小古氏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因为很快就会有一件事将所有人心底的算计彻底打乱。
这日傍晚,俞宪薇站在院中,看着被封死得院门发呆。微云在茶水房看炉子,见姑娘站在廊下半日不动,不免好奇,她大着胆子走过来,问道:“姑娘有事么?”
俞宪薇伸出食指做了个嘘的动作,又指了指前面的院门,低声问道:“你听见什么了?”
微云侧着耳朵听了半晌,点头道:“前面院子有人在唱歌。”俞宪薇的院子和六房的上跨院只隔着一条宽夹道,因为前门并不常用,所以平日都是封住的,只从后角门出入,而门前夹道走的人不多,很有些空旷,静寂无人,前头院子的声音偶尔也会飘些过来。
俞宪薇笑道:“声音倒是很悦耳,可惜听不清她在唱什么。”
微云又听了听,了然道:“是唱的李白的紫骝马。”
俞宪薇惊奇道:“你认字?”
微云摇头:“小的不认得字,只是以前跟着家人流落的时候听人在茶楼里唱过这支曲子,因为实在好听,所以记得调子。”
俞宪薇缓缓点了点头,回忆起紫骝马的诗句,便低声吟诵道:“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这本是一首出征之人思念妻子的诗,但前面院子的曲调缠绵悱恻,哀怨深情,显然并不是征夫的口吻,反而像是在家的妻子思念丈夫,假借征夫语气来自问自答。
这人一支曲子翻来覆去吟唱,直唱到金乌西沉、月上柳梢,嗓音沙哑,早不复先前的甜润,却仍是迟迟不肯收口。最后还是一个婆子不耐烦,扯着嗓子恶狠狠咒骂了几句,那唱曲的人才住了声。
俞宪薇听那骂人的话实在恶毒了些,不免皱眉,但那是叔叔房里的事,虽然俞宏岓这个叔叔出征在外不在家中,他屋里的事也还轮不到一个九岁的侄女来插手。
那骂人的婆子似乎憋了许久的气,又似乎是喝醉了,大着舌头咬字不甚清楚,但一开口就没个完,最后骂得兴起,连粉头倡女之类的话都骂了出来,那唱曲的声音则完全沉寂了。
俞宪薇沉着脸,吩咐院里听差的姜妈妈:“去和赖妈妈说,烦请她知会前面六叔院里一声,叫他们看严门户老实当差,别叫老妈妈大吵大闹,吵了我睡觉。”
姜妈妈领命去了,不多久,旁边夹道传来一阵脚步声,有人往前头院子去了,低声喝止了那骂人的婆子,之后一切终于静寂下来。
姜妈妈回来禀告道:“那闹事的婆子是喝醉了耍酒疯呢,现在叫堵了嘴绑了手脚扔到马厩去了。”
俞宪薇点了点头,看了照水一眼,照水会意,便问道:“她骂的是谁?”
姜妈妈面有难色,看了俞宪薇一眼,犹豫一番,还是回道:“是六爷屋里一个歌姬出身的房里人。”说是房里人,意思就是还未正式升为姨娘,只是个低等的侍婢。
俞宪薇心头一动,脱口而出问道:“那歌姬姓什么?”
姜妈妈道:“姓杜。”
俞宪薇心中了然,果然是她。
18第十八章 事出突然
杜氏若秋,容颜倾城,如花解语,她本出身官宦之家,家道中落流落娼门,被商人重金购得,以为可居奇货贿与官员,几经辗转落到俞宏岓手上,做了他的房里人。
同僚赠妾本是官场中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但在俞家,这个女子引起的轩然大波却最终导致俞宏岓几乎和俞家彻底断绝关系。而杜若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169314/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16931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 5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