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义笑了,说道:“这真是如黛玉说的:‘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
高志远看韩文义想通了,便说道:“你听没听到什么闲话?”
韩文义立即警觉起来,瞪着眼睛问:“什么闲话?”
高志远说:“我问你呢?”
“没听到啊。有什么闲话?都是赞扬的话,说你夜校教得好,可给咱们村挣了面子了!……”
高志远说:“不是。”他又不好直说,只得说,“关于咱俩的闲话。”
韩文义仍不解:“咱俩能有什么闲话,你为大家辛辛苦苦教夜校,我帮了帮忙,有什么错?”
高志远只得又说:“是我们俩和刘月芬、黎巧芝的闲话。”
韩文义着急地:“哎呀,你急死我了,到底是什么闲话,你告诉我不就行了。”
高志远只得说:“今天上午,潘木匠大叔来我家,给我提亲来了……”
韩文义饶有兴致地问:“提的是谁?”
“提的是刘月芬。我就奇怪了,他怎么突然来给我提亲来了,而且提的是刘月芬,是不是他听到什么闲话了?”
韩文义听完,哈哈大笑起来。
高志远着急地说:“人家着急呢,你还笑。”
韩文义笑着说:“他给你提刘月芬,就算对了。”
高志远愈发不解:“到底怎么回事?”
“前些日子,我去他家借书,说闲话说到你。他说:‘那是个好小伙子,又有文化又能干,谁家闺女要找那样个女婿可是福分。’我听他那样说了,就说:“那样好,你就给当个媒人呗?’他说:‘我还不知道人家什么心思呢?人家搞不搞农村姑娘还说不定呢。’我说:‘他再有文化再有才学,就因为那成分,也只能下庄稼地了。他没你想得那么心高,他就想踏踏实实种一辈子地,你要真给他做媒,找一个农村姑娘,他一定同意。只是不知道,你想给他提哪的?’他说:‘我不知道他找不找,还没想呢。他要真想找个农村姑娘,我留心给他物色一个。’我一听,就直接向他说:‘你还物色什么,咱们村就有个合适的。’我就给他提了刘月芬说你俩很般配,当然我没说你俩通信什么的。他真的来了?给你提亲来了?”
高志远这才如梦初醒说:“原来是你搞的鬼,那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我还以为村里人传开闲话了呢。”
“要不说你心太细呢!传闲话就传闲话呗,搞对象是光明正大的事,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他又向高志远说,“这回好了,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真希望好事成真。”
潘木匠吃完晚饭,便去了刘兴良家。因为,这冬闲他家白天人不断,年轻人都好去他家玩,屋里整天人挤得满满的,他就是去,什么事也说不了。吃完晚饭,年轻人都去山上背柴禾去了,他家清闲,正是说话的好时机。
果然,他到了刘兴良家,一家人刚吃完饭,刘月芬在外屋刷锅洗碗,刘月芬的母亲让他炕上坐,给他沏了茶水,便说:“他大叔,你今天怎么闲在了,来这有事吧?”
潘木匠见只有刘兴良和刘月芬的母亲在屋,正是说话的好机会,就说:“是,我是有事来的。”
刘月芬的母亲说:“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潘木匠笑了,说:“我想给月芬当个媒人呢。”
刘月芬的母亲忙说:“那太好了,我这闺女也老大不小了,也该找婆家了。不知他大叔给找哪的?”
潘木匠道:“就是咱村的,咱村的知根知底。月芬又老实又能干,怎么也得找个能干的过日子的。”
刘月芬的母亲说:“那你说是谁家?”
潘木匠道:“就是老高家,高志远。”
刘月芬在外屋收拾屋,听潘木匠大叔说给她找婆家,不由警觉起来,心想:他要给我往哪里找?便紧张地听了起来。当听到说高志远时,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心也不由得狂跳起来。真有这样的好事?便更细心地听起来……
又听到潘木匠道:“高志远那小伙子要文化有文化,要活计有活计,能文能武,要哪套有哪套,又能干,又勤劳,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我觉得和你闺女很般配,你觉得怎样?”
刘月芬母亲说:“那孩子得说是没挑的,听说回来这半年,什么苦什么累都受得下,而且做什么活,都是把好手。听人说,他割地骑毛驴都追不上……”
潘木匠也说:“就是,做啥像啥,你就说教夜校,一冬天就把咱们队青壮年扫除文盲了,连我这老头子都跟着学会识字看书了,全公社都来开现场会来了。那孩子又会教又有耐心,你就说他编那课本吧,把农民经常用着的字,编成又合辙又押韵的诗,学起来又有意思又好记,要不是他那样教,扫除文盲,做梦去吧!老嫂子,我是觉得那小伙子不错,月芬姑娘也是又老实又能干,觉得他俩很般配,真要在一起,一定会过好日子。”
刘月芬的母亲也说:“他大叔,你甭说,那孩子是百里挑一,村里人没有不夸奖的。……”
刘月芬听他俩一唱一和地夸高志远,她心里甭提多美了。看来,她母亲也同意,他俩真得就成了?这幸福来得也太突然了,她的心狂跳不止。可是,忽然听她母亲说:“可是,……”可是,可是,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132414/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13241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26.第十六章 说亲)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静谷清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