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李玲):没有弹窗广告,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下载!手机版:m.69kshu.cc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第62章 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常识 (2)(1/2)

文/李玲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 本章字数:1970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txt下载 |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盖世双谐、天下第九、太古剑尊、灵虫真箓、交换的妻子、萌女追夫:神仙大人,要不要、大道至繁、白玉郭晓雨小说、强妻系统、倾城绝后:妖娆废材逆天下、天外有个天、建文大帝、

一个能坐4个人的一排长凳,先来的人会坐在凳子的正中,后来的人会坐在长凳的一边,而正中的人则会挪到长凳的另一端。于是,原本可以坐4人的长凳,两个人就“客满”。

坐公交车时,如果只有最后一排还有空位,走当前面的人坐在了中间,旁边还有两个座位时,后面的人多半会坐在两边靠窗户的座位上,而不会紧挨着前面的人坐下。

无论在拥挤的车厢还是电梯内,你都会在意他人与自己的距离。当别人过于接近你时,你会通过调整自己的位置来逃避这种接近的不快感;但是挤满了人无法改变时,你又会以对其他乘客漠不关心的态度来忍受心中的不快,看上去也会神态木然。

……

所有的这种现象,都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所以,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注意这点,不管是在空间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要给人一定的空间距离,这样才能更好的与人相处。

19.亲密距离不适合社交场合

亲密距离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于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联系上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下,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

20.拿捏好个人距离的范围

个人距离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较少有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5~4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英尺)端。

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21.社交距离适用于社交场合

社交距离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

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22.能容纳一切人的公众距离

能容纳一切人的公众距离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约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23.不要过度为他人操心

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有人会过分地关心朋友的事情,朋友遇到困难了,他比朋友还忧心忡忡;朋友办事出现失误,他比朋友还内疚和自责。在心理学上,这种过度为他人操心和受他人影响的心理情绪,称为“心理卷入程度过高”。

心理卷入程度过高的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总是把自己和周围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导致情绪波动大,行为控制不当,进而出现心理问题或人际关系障碍。许多初涉社交圈中的人就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总是喜欢“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使关系融洽、密切。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因为人不能一味接受别人的付出,否则心理会感到不平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也是为了使关系平衡的一种做法。如果你总是在帮别人,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的时候,愧疚感就会让受惠的一方选择疏远。因而,留有余地,好事不应一次做尽,这也是平衡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24.以最快的速度解除彼此之间的误会

状态提示: 第62章 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常识 (2)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章:第61章 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常识 (1) 返回《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目录下一页:第62章 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常识 (2)(1/2)(快捷键→)

推荐阅读乾龙战天茅屋之中有洞天白云生处有仙楼重生之万界天尊我在木叶偷发育道长去哪了我真不是仙二代大魔王她身娇体软我家妹妹绝对不是普通人盖世双谐武神纪元丹宫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