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上疆村民,王蔚):没有弹窗广告,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下载!手机版:m.69kshu.cc

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第44章 周邦彦(十六首)(3)(2/2)

文/上疆村民,王蔚
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 本章字数:1429 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txt下载 | 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盖世双谐、天下第九、极道天魔、符缘仙帝、轮回剑典、陈锋钱晓晓、一夜萌妻5块5:压倒腹黑老公、一胎双胞,前夫逼婚请止步、温暖如春、都市少帅之楚氏王朝、太古剑尊、噬魂天书、
。重门闭、败壁秋虫叹7。怎奈向、一缕相思8,隔溪山不断。

【注释】

1秋娘:唐代女伶多以秋娘为名,后即以之作为妓女的通称。

2琼枝玉树:形容身态苗条、光润、洁白。

3暖日明霞:形容脸色红日彩霞般酥润。

4水盼:秋波似水;兰情:性情温馨如幽兰。

5瑶台:神话中天宫仙女居住的地方。

6雨润云温:形容情爱温柔炽烈。

7败壁:残破的墙壁。

8怎奈向:怎奈何。向,起增强语气的作用。

【简说】

周邦彦的词作以严谨精当的布局为人们所称道,《拜星月慢》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这首词上片的前五句,都是对环境氛围的渲染;月色暗淡的夜晚,更鼓频传,露水洗净空气中的清尘,在幽深的巷陌小院,栏杆外的青竹的缝隙中透出窗户里不断闪动的灯光,一切是那样的静谧,清幽。这些都是为与秋娘的会面所作的铺垫。“笑相逢”以下是描绘秋娘女的绝色姿容。作者遣词造句绝不步人后尘,而是刻意求新,以“琼枝玉树”形容婀娜的身姿,冰清玉洁的肌肤;以“暖日明霞”形容神采照人;以“水盼兰情”形容目光明澈、情蕴温馨,以“总平生稀见”作全面的总结,从而完成了对秋娘女姿容神态的勾勒,一位“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绝色美女便跃然纸上了。从上片的结构布局来看,先写路途,次写居处,再写会面,由远及近,步步推进,层次分明。在刻画秋娘形态时,也是先画其形,再描其性,最后加以总括,有条不紊。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说:“美成思力,独绝千古。如颜平原书,虽未臻两晋,而唐初之法至此大备。”这是对周词以思力安排取胜的特点的扼要概括。

词的下片首句“画图中,旧识春风面”,是点化杜甫《咏怀古迹》“画图省识春风面”而成,一“旧”字,表示久闻其名,久见其像和渴慕已久,以突出对会面的惊喜、渴望之情。接着又用“雨润云温”来形容眷恋欢会的融洽亲密,含蓄别致,有新意。“谁知道”是惊喜幸遇,“苦惊风”是不曾料到,两句都写意料之外,但感情和结果上却是截然对立的,这种陡变,就是周济所讲的“加倍跌宕”。这种跌宕充分有力地表达了词人心理和感情上的剧烈变化。读者至此,方才发现,以上词文都是追叙,“念荒寒”以下,才是今日之苦状。这种化虚为实的写法,足见作者匠心。周济《宋四家词选》评论此词:“全是追思,却纯用实写。但读前片,几疑是赋也。换头再为加倍跌宕之。他人万万无此力量。”

洛阳春

眉共春山争秀1,可怜长皱2。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3,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注释】

1春山:春天的青山。

2皱:指皱眉。

3玉箫:管乐器,多用竹管作成,声音低婉哀怨。

【简说】

宋代陈鹄的《耆旧续闻》记载,这首词是周邦彦为汴京名妓李师师写的。周邦彦在徽宗朝中担任大晟乐正的官职。经常填写新词,自度新曲。通过作词制曲结识了名妓李师师。两人感情与日俱增。于是,周邦彦写了这首《洛阳春》(又名《一落索》),送给李师师,表达爱慕之情。

周邦彦写词,善于旧意翻新,可以从司空见惯的语句中挖掘出新意。首句“眉共春山争秀”,说美人的眉毛比春天的青山还要俊秀。将眉毛比作春山,如“眉如春山”“淡淡春山”等都是屡见不鲜的俗套。但本词却用“争秀”二字,突出了眉眼的神态,充满了活跃的动感美。“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两句,也一脱“人面如花”的窠臼,写得层次丰富,意蕴曲折,委婉多姿,富有新意。李清照的名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即脱胎于此。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顿挫之妙,理法之精,千古词宗,自属美成。”强焕之《片玉词序》更称其词“模写物态,曲尽其妙”。


状态提示: 第44章 周邦彦(十六首)(3)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44章 周邦彦(十六首)(3)(2/2) 返回《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目录下一章:第45章 李廌(一首)(快捷键→)

推荐阅读乾龙战天茅屋之中有洞天白云生处有仙楼重生之万界天尊我在木叶偷发育道长去哪了我真不是仙二代大魔王她身娇体软我家妹妹绝对不是普通人盖世双谐武神纪元丹宫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