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有点儿意思,你是说中国棋院之所以如此支持京城棋社联赛的举办,是出于试点的考虑,在为来年的全国棋社联赛积累经验?”想了一想,廖炳坤问道。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和中国棋院院长黄德志谈过,当时他是表示赞同的。”王仲明答道。
“哦,你和黄德志认识?”廖炳坤颇感意外,因为认的黄德志不难,但能和他聊天儿,而且还能谈到这种关于赛制改革的话题,那就不是随便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做到的了。
“嗯,那天我陪着我们棋社的金钰莹和陈见雪两位教师参加女子新老棋手对抗赛时在棋院碰上了他。”王仲明答道。
“呵呵,说起来,我和黄院长也是老相识,十几年前,应氏杯在杭州开赛,他是比赛的组织工作者之一,我还曾经和他下过一盘让六子的指导棋不过话说回来,我怎么感觉你的六子棋比他还要厉害?”说着说着,廖炳坤忽然面露不解之色——常言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虽然听女儿讲王仲明棋艺高强,曾经赢过崔尚志和谭浩强等职业棋手,但一则这两个人的名气并不是很大,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未必知道,二来廖炳坤并没有和这两个人下过棋,知道这两个人的棋一定很好,但好到什么程度,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感觉上也就没那么强烈,但黄德志是职业八段高手,十几年前不过四十几岁,虽淡出棋战一线转做管理工作,但棋艺还没有荒废,经常参加比赛,也时有斩获,廖炳坤那时敲人在杭州,便也到现驰战,因为曾经赞助过几次围棋赛事,和黄德志有过数面之缘,于是抽空在比赛间隙下了一盘指导棋,结果是让六子,他以一子之差泻。时隔多年,他自觉自已精力和计算力虽然比那时差些,眼光和境界以及经验去比那时要高出许多,再加上这些年集团运作走上正轨,又有廖志伟这样的得力干将可以独挡一面,自已有更多的闲心琢磨棋道,提高棋艺,总体实力应该比那时只强不弱,所以起先才只要王仲明让自已五子,以为自已可以顶住,谁成想到后来不仅五子关没有守住,让六子也是被杀得溃不成军,而对方却似乎仍有余勇可贾,看意思,即使让到七子,说不定自已也赢不了,故此才改谈正事儿,不再继续下下去。此时提及黄德志,忽然想起还有这么一段典故,有了对比,这才感觉到王仲明棋的厉害。www.77kshu.cc 奇奇看书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20545/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2054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百四十八章 参照物)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不语楼主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