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明(淡墨青衫):没有弹窗广告,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下载!手机版:m.69kshu.cc

调教大明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细(2/2)

文/淡墨青衫
调教大明 | 本章字数:1199 调教大明txt下载 | 调教大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毅游界、三国之武林群侠传、至强兵皇、醉枕江山、唐朝好岳父、万事如易、梦穿康熙换乾坤、世子殿下、劲旅、荒古暴君、我娘子天下第一、明末风云起、
造上,改良了五六道工序,使铸造和钻管更加快捷,同时惟功也给赵士桢不少建议,比如每次技术改良的工序要记录下来,每个流程挑选最精最省时省力环节,加以记录和规范,使之流程化和标准化。

在这个大明只有手工业,西方也没有蒸汽机的时代,工业生产能做到惟功这样已经算是不容易了。

现在唯一的麻烦就是京城之中施展不开,崇文门店内的工厂有房舍千间,那已经是极限了,工部和皇家的火器工厂也就是差不多这么大,毕竟这座城池容纳了超过百万人,居住的十分密集,想要实现很多想象中的实验与大规模的生产,就必须迁地为良了。

“想不到的事情……”

和淡定的赵士桢相比,沈榜就有点儿惊喜交集的感觉。

能治理一府,这当然是好事,文官们的升迁路线各有千秋,留翰林院为储相是最佳,要么就是在六部中辗转升迁也可,为言官给事中,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为政一方,从知县到府,再到布使参议,由布政使再入中枢,毫无疑问是一条相对困难的多的道路,沈榜的资历升官原本是易事,几年前遭遇挫折,到现在能重掌一府,也算是戏剧性的变化了。

只是天津又是一个距离京畿很近的地方,而且国初时承元制,海漕发达,天津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十分富裕繁华,军事地位也很重要,成祖在此设卫,还将锦衣卫总部设立于此,当年的天津卫绝不是今天能比的,时至今日,天津虽然是一个较为繁荣的府城,也有海港和一些海船,但规模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要到几十年后,皮岛与旅顺和登州水城先后发展,北方贸易区开始成型,天津港才逐渐恢复繁荣,不过要想真正发展壮大,那还是清末到民国的事情了。

沈榜的惊喜是自己从知县一跃而治大府,不满足的地方是天津发展的前景不大,而且过于靠近京畿,同时还要受顺天巡抚的节制,他害怕没有办法施展拳脚。

“二山兄,你大展宏图的机会到了。”

惟功知道沈榜的心事,勉励道:“你的治理之道用在京县太浪费了,我与你长谈过的精细化管理用在天津一府,正合其宜。”

沈榜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官员,甚至在某些方面,惟功觉得他比大而化之,只管总纲,对地方情形较为隔膜的张居正还强的多。

在沈榜任宛平县知县的第一年,宛平县一年的支出是六千两,库存只有五十两,在他的治理之下离任时,经过开源节流诸多措施,县库积存银一千余两。

这个数字可能在后人觉得没有什么,但将一个赤字的官府转为盈收,并且记录下详细帐目,对每个经手人和市场价值了如指掌,惟功觉得沈榜的能力绝对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大明官僚。

能把这样的人才罗致到自己麾下……惟功很少认为自己有运气,一切成就都是他自己努力而来,不过能得到赵士桢这个妖人还有沈榜这个能力超群的进士官员,还有宋尧愈这个宰相的智囊,有这三位在身边,这不能不说是运气好到爆棚。

“来,”惟功在签押房中罕见的斟了酒,举杯道:“今日之后,不久就将小别,水酒一杯,大家各自珍重。”

赵士桢淡然举杯,沈榜眼中激动之色十分明显,但两人都是举起杯来,三个磁杯轻轻碰在一起,三人相视而笑,共饮而尽。

【加微信”和阅读”,】


状态提示: 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细(2/2) 返回《调教大明》目录下一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诱(快捷键→)

推荐阅读诸界末日在线不让江山天唐锦绣昭周茅草垛里的风筝嫡女萌妻御夫有道唐朝好太子开局和郑耀先结拜唐朝小白领三国之蜀汉中兴夜寒深深醉思量网游之神级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