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武清缓缓站起身,而后问道:“你是如此审案的?”
杜兴连忙躬身道:“回尚书,正是如此,小人日审刑狱近百件。”
武清沉声道:“来人了,去了他头上乌沙,剥了他那身官皮,轰出秋官!”
顿时,那些司刑仆役面面相觑,不知道该不该执行。
武清厉声道:“怎么,不听本尚书的话呢?”
于是杜兴在面如土色中被赶出了秋官大院。秋官官员终于意识到,在武尚书面前,最好乖乖的。
周兴正在刑房中按鞫囚犯,听到此事后,心中也是一惊,但他不敢对武清怎么样,于是赶紧派人告知武承嗣。
第二日,圣旨下达,杜兴免去司刑郎中,魏元忠迁为司刑郎中。
而此时,周兴诬告隋州刺史泽王李上金、舒州刺史许王李素节谋反,不久,二人先后自杀身亡,并牵连其子以及党羽数百人斩首。
不久南安郡王李颖等宗室十二人谋反被诛杀,家眷全部籍没流放岭南,当然让太平公主伤心的是鞭杀了李贤的两名子嗣。为了安抚太平公主的心情,把太平公主的食邑累加到了三千五百户,可以说自有皇朝以来,公主食邑最多的也就太平公主了。
整治了秋官官吏,至少武清还能够把工作开展下去,所以当再次被起复的魏元忠来到武清的官舍时,武清并没有感到厌恶,毕竟每个人都是有私心的,魏元忠也没说什么,其实二人心里都明白,以前的纷争,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还有什么能够比合作起来治治酷吏的嚣张气焰更好的事情呢。
徐有功官场沉浮多年,也跟武太后对抗过两次,但依旧是一个很不错的官,本来武清推荐的是姚元崇或者萧嵩,但最终武太后却派了徐有功。
武清知道徐有功,在蒲州曾为司法参军,审案从不用刑,故而有一绰号,叫“徐无杖”,应该说徐有功更加适合司刑郎中。但武太后如此安排,显然是想让武清治治秋官的不良风气,但又不愿意让武清彻底把酷吏的路给封死了,所以让不善于刑狱的魏元忠来做司刑郎中,让极善于刑狱的徐有功做了司仆郎中,不要让他妨碍司刑寺的审案。
如此一来,司刑寺几乎成了来俊臣的天下,再加上司刑判官万国俊等数十个走狗。司刑中丞更是敢怒不敢言,原本有徐有功和杜景俭还可以秉公处理,如今徐有功一走,杜景俭也是独木难支。
故而处斩李唐宗室的案子更是审得又快又有效率,不过一个多月,宗室几乎被屠戮殆尽!
武清、魏元忠、徐有功三人加快了审理案件,他们也只能处理些这些案子。像诸王、朝臣谋反的案子,不是到了例竟门就是进了推事院,根本不会到刑部,所以三人也没奈何。
故而,太子少保、纳言裴居道,这位武太后曾经的亲家被诬陷谋反直接斩杀在了长安,不久尚书左丞张行廉进了推事院,又是牵连一批,依旧诛杀,家眷籍没。
刑部虽然继续运转,也似乎每日有审不完的案子,但所有的案子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不是张家的鸡被偷了,就是李家的媳妇儿跟别人好上了,总之竟是些破事儿。
武太后检校左羽林卫的事情也拖到了八月十五!
按照武清的操演手册,八千左羽林卫将士和千骑将士已经操演无比熟练。因为刑部那些破事儿有魏元忠和徐有功负责,所以武清便大多数时间留在了千骑和左羽林卫。
武清首先向武太后申请了三千匹战马,其中一千匹重甲战马,他是知道在夏官的仓库中有储备的重甲,那曾是太宗皇帝留下来的。还申请了一千长弓,一千长枪,一千刀盾,一千把旗帜,一千副水靠,一千光明铠和一千把陌刀,还有三百床弩、三百投石车、三百运粮车。
武太后也不知道武清这是要做什么,但还是一一答应,因为这些都是战略储备,仓库中多的是。
武清命两名朗将带领士兵跟随长史把东西一一运来。准备真正的训练了。
当然武清的准备不只是九个方阵,还有武技表演,这武技都是好看不中用的,练习了半年也是非常熟练了。武清分为拳脚、刀、枪三种套路,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三千人,所以气势是相当宏大的,最后武清还让人扎了九千朵大红花和九千朵大黄花,准备摆出“神皇万岁”四个字来。这也算是为武太后革命助威。不管怎样,武太后革命对武清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10080/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1008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二十一章 秋官尚书)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纯洁人生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