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皇叔(孤舟书生):没有弹窗广告,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下载!手机版:m.69kshu.cc

极品皇叔探究明亡原因三(2/2)

文/孤舟书生
极品皇叔 | 本章字数:1562 极品皇叔txt下载 | 极品皇叔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末世小馆、凤鸣、天才宝宝:买一送一、草根石布衣、我的美艳校长妈妈、女昏男嫁、重生之逗比小萝莉、红妆之晚晚向清、傲骨逆世倾天下、谁锁吾心、最强透视、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更多的方便。没有堆放、过磅和检查货物的房间,也不需从船上取出货物,只察看一下并根据商人的簿册,征收一笔适当的税。若旅客不是商人,即使他一人带着奴仆,载运五、六口箱子以及许多其他物品,他从一地赴另一地时,一般都把东西留在船上,并不打开检查,更不付税。这对欧洲的海关和税务所是一个好榜样,欧洲的穷旅客遭到凶狠野蛮的劫掠搜夺,随身携带的所有东西还抵不上向他索取的税”

从这段记载来看,所谓检查商人的货物不过是走走形式,基本上商人自己愿意交多少就交多少。甚至如果假装不是商人,那就无论带多少货物都不会被征税。

在这种装装样子的检查之下,大量偷税漏税的行为恐怕是占所有商业交易的绝大部分了。

而许多偷税漏税行为甚至是政府官员故意鼓励的结果,他们似乎觉得只要自己征收来的那点东西可以交差就行了,其他就不管了。

黄仁宇记述如下的怪诞事情,“何逊在1510年以后的十年中管理沙市税课使司。一旦完成定额,他就减少对

(本章未完,请翻页)木商抽税。在16世纪20年代,邵经邦开始主管了沙市税课使司,他采取了一项更为惊人的改革,在三个月内完成定额之后,在本年度余下时间内启关任木商往来。1560年,杨时乔榷税杭州,建立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制度,令木商自署所入(就是自己写下自己的收入)进行税收评估。这三个官员赢得了传统历史学家的高度赞扬”。

这里就已经根本谈不上什么税率高还是低的问题。如果税率很低,比如明初规定的三十分之一,但能够真正落实的去收取,那好歹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而看这几位的做法呢。一个是只收三个月的税,完成定额(所谓的定额自然是过去传下来的),等于把原来很低的税率再乘以四分之一,三十分之一的税率变成了1/120(其实更抵,因为连收税的那三个月里,都未必认真的收)。另一位呢,干脆就是让商人们看着给,你高兴给多少就给多少吧。或许哪个商人当是做慈善事业,就多给一点(说句老实话,那些真慈善的商人给讨饭的钱恐怕都比给政府的税多)。

他们这样忠实的为工商业集团谋取利益,自然是能赢得传统历史学家(这些人基本上也是工商业集团的利益代言人)高度赞扬。

正是因为有这样怪诞的情形,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有如下情形的发生。

“在帝国早期,有400多个税课司局,但到了17世纪早期仅存112个。其余的因无利可图而被关闭。1568年,户部报告某个税课司巡拦每年俸粮工食费不下400余两,而其征收折钞银仅为110两”。

征收来的银子还不够收税人员吃饭用的,也确实只能关闭了。

我们还可以和唐朝宋朝时期的情况对比一下。

“唐代大历年间仅食盐一项即达600万缗,占全部财政收入的一半。宋代绍兴末年,盐、茶榷货为2400万贯,占全部财政收入的49。而至淳熙、绍熙年间,茶、盐、酒等抗冶榷货更高达3690多万贯,占据全部财政收入的565”

“到了中唐时期,榷盐利税占整个征赋的一半以上,《旧唐书·刘晏传》:‘大历末,通计一岁征赋所入,而盐利且过半。’”

黄仁宇说“一些明朝的官员在阅读史书时,惊奇地发现唐朝仅从两淮地区每年就可得盐利600万缗铜钱”。

唐朝饮茶尚非很普及,对茶叶征收的税率就已经相当高,一开始是10,到后来增加百分之五十,再后来还实行了专卖“《新唐书·食货志》又记曰:‘武宗即位,盐铁转运使崔珙又增江淮茶税。是时,茶商所过州县有重税,或掠夺舟车,露积雨中;诸道置邸以收税。’对于私商贩运茶叶,采取残酷的重罚,贩运之百斤以上都是死罪。”

如果把盐茶还有其他商税收入总和在一起,则在国家整个财政收入中占据的比例当是远超过一半。

事实上,这还是常规的税收,如果算上其他临时征收的则就更多了,比如“肃宗即位,遣御史郑叔清等籍江淮、蜀汉富商右族訾畜,十收其二,谓之率贷。诸道亦税商贾以赡军,钱一千者有税。”这就相当于对每个商人征收百分之二十的财产税了”。

(以上资料,来自于网络整理)

(本章完)


状态提示: 探究明亡原因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探究明亡原因三(2/2) 返回《极品皇叔》目录下一章:第217章 打草搂兔子(快捷键→)

推荐阅读快穿之不服来战呀成神风暴慕红裳朱颜祸妃朱眸劫九叶芝兰穿越七十年代之歌声撩人超级军工科学家御鬼者传奇海贼之神级火影系统帝后名之谋取天下寻道女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