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这也是一个看起来很美妙的教学体系。但它对于课程的看法,片面强调了学科内部的基本结构,说是要理论和实际结合,实际上却很难做到,因为越是基础的学科,其内部主干的知识点,往往都是抽象的理论,学生想要主动找到这种基本结构,本身就意味着他已经掌握了全局,或者,这个学生已经属于一般人认知中的天才了。这就像是一个画家告诉你画一幅画的过程,先教你画个草图,然后来一句‘再上上色’,然后就直接给你最后的成品,而上色的过程,叫你自己摸索。”
说到这儿,毕文谦自己先笑了一下,从衣服口袋里摸出刘三剑送的小酒瓶,慢慢一口口喝了一会儿水。
“很显然,大多数普通学生,面对这样的老师,会骂一句‘坑人’!结构主义教学论想要达到理想效果,根本就是缘木求鱼。”
“好了,目前的三大流派各自的问题,已经稍微讲了,回到我刚才的话——他们共同的问题:重视对于学生分析力和总结力的培养,却又都轻视甚至忽略了对于记忆力和专注力的培养。”
“小晓琳,我只讲讲我个人的观点,究竟对不对,有没有用,需要你们具体调研和实践来判断。”
“学习,从抽象的角度来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这是每一个从事教育行业的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知识的掌握,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或者说境界:知晓、明理、能用、贯通、出新。所谓知晓,很简单,知道这个知识点的存在就可以了;明理,则是从定性的角度理解这个知识点;能用,则是从定量的角度能够用这个知识点被动地解死题;贯通,则是吃透了知识点,能够主动运用这个知识点解相关的活题;出新,则是在这个知识点的基础上,主动思考、推断、发现、尝试解决更深入的问题。”
“目前,我们国家的教学探索中,对于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往往停留在能用的阶段以下,只有少数难题在贯通的水平,就甭说出新了。就选拔性的考试来说,这无可厚非。但从教学的角度来说,仅仅如此,明显是有问题的。”
“从理想的状态出发,教学的最高境界,必然是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出新的水平——前沿科技的发展,就是这么来的。我以前说过,社会主·义淘汰国家资·本主义的标志之一,就是前沿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科研团队规模超过了国家资·本主义社会能够独自提供的精英规模的极限。所以,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的教育体系,应该普及性地追求学生达到出新的境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现在的教育资源缺口很大,特别是教师资源。这不是短时间内扭转的,我之前就强调了教材的重要性,因为普及性的教育方针下,教材比教师性价比高得太多。这也是这一次教改的主要部分之一。”
“祖先的教育理论和外国人的教育理论都不尽符合新时代的教育需求,那么,结合中国今天的国情,非高等教育的教材,该怎么编呢?”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68614/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6861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五百七十章 教育论(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李天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