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琰看着红了的两双眼睛,心里暖流淌过:“我肩上的责任,我自己得扛起来。我爹是大庆的战神将军,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弱了他的名声啊。”
“不用担心我,我如今的身手,配上好马,保命总是够了。”傅琰好声安慰着。
“你的身手?!你的身手怎么了,出去没几天,就一飞冲天了?!走,出去跟我比划比划!”说着,右将军站起身,直冲冲就往外走。
傅琰看向经过他身边的左将军,无奈地耸耸肩。
这厢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比划,那厢,也有人回了家。
进了外城门,大晨便领着玄记的人与傅琰告别,将傅琰安全送归,他也放心了。
在内城门外下了马,一行人排队进了城门,城内一如离开一般,祥和、热闹。下马行走,速度却也不慢,一行人脚下生风,径直朝楼宅赶去。
来到街口,就发现楼宅大门早已大开,楼歆苒并楼遨站在大门之外,静静等着他们。一行人脚下愈发快了。
将缰绳交给早已等这得小厮们,一行人大步步上楼宅大门前的阶梯,脸上表情不显,却让人明显感受到他们的高兴。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楼遨笑眯眯地看着站成一排的人,这群人大多数都是他看顾着长大的,此番路途艰辛,如今顺利归来,可谓凯旋。
“热水跟吃的已经叫人备下了,一路辛苦,回来了先好好休息休息。”楼歆苒俏然而里,温温柔柔,话语间是女子的心细。
领着众人进了家门,笑着摇摇手让大家回房间洗漱,一路风尘,又日夜兼程,大家确实有些累了,便也都回了房。
只剩一人。他知道有些话楼歆苒等不及他休息好再问,于是,也不等楼歆苒开口,大晨便自己开了口。
“少主很好,你放心。”
楼歆苒闻言,不自觉松了紧锁的眉头。“以你推断,妤儿大概什么时候回来?”
大晨思索片刻,回答道:“三到五日。”
那边的事情一处理完,妤儿肯定不会再耽误,一定会快马加鞭往回赶。只是漠南之事需要妤儿亲自去安排,怕是会耽误些时日。
“那就好。”楼歆苒一直悬着的心总算稍稍放下来一些,“对了傅琰可安全?”
大晨点头:“安全,毫发无伤,我看着他进了外城门。”
楼歆苒松了口气,笑了:“这下妤儿可该放心了。”说着,她从广袖中拿出一封信,递给大晨:“这是爹爹来的信,让我亲手交给你。”
大晨接过信,放入怀里,“我先回房。”
楼歆苒点头,“也好,一个时辰之后饭厅用饭,为你们接风洗尘。”
“好。”说完,大晨转身离开。
回到房里,关好房门,也不唤人准备热水,放下肩上的包袱,大晨坐下来,从怀里掏出信,打了开来。
字迹很熟悉,是姑父的亲笔信。
信的内容不多,事情交代得很清楚,是让他不日启程,回京师。
京师。
御书房。御书房中只有两个人,皇帝,和谢相。
“爱卿,今日早朝之事,你有何看法?”皇帝问道。
谢相眉梢微动,“皇上可是指边关无主将一事?”
皇帝叹气:“兵部奏言,边关要塞,不可一日无主将。如今傅将军离军朝堂上下均已知晓,着实难办。”
谢相不动声色,说道:“微臣以为,绪州却是需要有人前去坐镇。”
“那,依爱卿看来,谁去呢?”皇帝一脸烦恼。
谢相心中万千思绪,这话皇帝轻易问得,他却轻易回答不得。绪州城外十五万驻兵,不论派谁去,都必须保证这人不会趁机揽权。兵权外落,可是皇帝大忌。
“启禀皇上,微臣以为,此人不能是武将。”谢相朗声回答。
“哦,为何?”皇帝疑惑。
谢相回道:“傅将军此番奉召回京,若派了一名武将去,微臣担心傅将军会认为陛下是想借此机会罢了他的兵权。”
皇帝变了脸色,“傅将军镇守边关十数年,忠心耿耿,朕并无此意。”
皇帝当然无此意,谢相心里清楚得很,因为朝堂之上,武官中除了傅将军,再无人能担此重任。
“而且,臣认为,派文官去也不妥。”谢相接着说道。
皇帝刚想问为什么,突然就住了口,让一个文官去统领十五万将士?将士不可能服他。
“文官不行,武官也不行,难道要朕亲自去?!”皇帝颇有些恼怒。
谢相面色不改,淡然如初,“启禀陛下,微臣以为有人可担此重任。”
“谁?”皇帝连忙问道。
谢相一拱手,恭敬道:“皇子殿下。”
皇帝闻言沉默了,片刻之后才道:“皇子身份高贵,去绪州既能让将士信服,也能去历练历练。我大庆的皇子,就该直面敌人,奋勇杀敌!”
谢相站在御书房里,脸上无波无澜,就好似方才提了一个惊天主意的人不是他似的。
“陛下英明。边关将士十五万人,必定能保皇子性命无虞。”谢相说完这句,垂首遮住了眼里的深意。
果然,御书房里又陷入了沉默。
许久之后,皇帝开口说道:“那便让二皇子去吧。”
“皇上英明。”谢相又是这一句。
楼三爷,这可如了你的愿了。
皇帝当然不会让大皇子前去,十五万将士,一旦大皇子前去,收服人心,甚至想方设法握得部分兵权,再加上大皇子母家的势力,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66488/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6648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一百 绪州)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Q糖山楂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