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半年的时间,他的人马基本上都集中在西南山区附近,而大部分作战失利的原因也是因为在z施压之下,不得已贸然组织进山围剿的行动,结果每次都民军伏击成功。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其部坚守西南山区边境,以战略防守和围困为主要手段,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功绩,但却成功截断了民军进入河南中部地区。
不仅如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正是因为何丰林部的坚守阻截,导致西南山区大批民军断了粮草补给,并与东部的民军彻底失去联系,不得不开始向陕西转移。
总的来说,目前河南的局势已经缓和下来,但是并不是因为官府镇压有利,相反是白朗考虑到河南省内的局面难以打开,所以主动选择战略转移,这才给官府有了喘息的机会。而除了上述几路部队之外,其余的部队则都是地方州县的旧营,也就是素质最差的一类。要说白朗转移最高兴的,莫过于这些地方州县的旧营了,总算不必再去“出生入死”。
第三旅的驻地位于城西近郊的一座兵营,之前正是张锡元部的驻地,后来张锡元抽调了人马驻扎到许昌,因此将这一片营区空了出来。
一行人来到营区,袁肃在戴凤翔的陪同下走出马车,只见营区并不算太大,第三旅三个团近三千五百号人还显得有一些拥挤。营房只有几十间,许多士兵还只能露天搭建帐篷。不过虽然条件不怎么样,但是大营中的秩序井然,营门口站岗士兵也是jing神抖擞、姿态昂然。
对于这一幕袁肃感到很是欣慰,看来郭文远果然是一个会练兵的人,才过了半年的时间就把一支新组建的部队训练的有模有样。当然,有门板不代表有实力,对于第三旅真正的战斗力多少还是有几分悬念,毕竟是一支新旅。
来到临时的旅部指挥所,袁肃着急全旅营部以上的军官到场开会,他先郑重的将蒋百里做了介绍,表示蒋百里将出任最高军事顾问一职,同时授予其直接参军军事决策的特别权力。随后,他又对目前河南省内的情况做了大概统筹,接着开始讨论第三旅今后的军事走向。
------------------------------
戴凤翔(1881—1962)字钟奇,号光晔,汉族,湖南长沙县东乡(今北山镇)人,国民党早期高级将领、军事教育家。他少怀大志,能文善武,目睹清廷之愚昧**,立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张锡元毕业于保定军官学堂,后任定武新建军教习。宣统三年(1911年),任河南新军第二十九混成协第五十八标标统。同年10月,参与镇圧武昌起义,因功升第二十九混成协协统。民国元年(1912年),混成协改组为混成旅,张锡元仍任二十九旅旅长。同年12月,升任河南陆军第一师师长。民国三年(1914年),参与镇压白朗起义。同年9月,改任第九师师长。民国五年(1916年),改任京畿歩兵第二旅旅长。dd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63977/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6397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0章,郑州军事)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闽南愚客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