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暴(圣者晨雷):没有弹窗广告,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下载!手机版:m.69kshu.cc

明末风暴六零七、三年磨剑今试锋(三)(2/2)

文/圣者晨雷
明末风暴 | 本章字数:1505 明末风暴txt下载 | 明末风暴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醉枕江山、三国之武林群侠传、迷失在一六二九、毅游界、万历中兴、嫡女神医,誓不为妃、正在直播作死、天下诸侯一锅烹、贞观贤王、龙吟水泊、奋斗在五代末、崛起1846、
来了。”

将岸仍然按照原先的称呼称俞国振。这是他的特权,因为严格来说,他早就脱离了军队系统,并不受军事规章制度约束。

他身边的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子,见到跟在俞国振身边的另一个孩童,顿时扑了过去:“小官人,你说要给我带的东西呢!”

跟在俞国振身边的,正是他的长子俞襄。

“你这小子。怎么就不懂礼?”将岸骂道。

“得了得了,他们这个年纪,若是什么礼都懂,岂不都成小老头儿,俞襄的顽皮劲你可是不知道。”俞国振哈哈大笑,然后回过头,看着跟上来的一个少年:“步秀秋。你照看着他们,莫让这些小子太过顽皮了。”

将岸看着这少年恭敬施礼。神情一动:“这是阿部中秋之子?”

“正是。不过,现在可是姓步了。”俞国振淡淡一笑。

倭国德川家的高级官员,几乎都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了新襄,在新襄接受系统地教育,而且全部都改用了汉姓。几年下来,这些人当中绝大多数已经能说流利的华语,年纪到了还都加入虎卫。他们这一代是没有资格进入中等学堂的。因此他们所受的教育就是五年的初等教育,但到了再下一代。就有资格接受中等学堂教育了。

俞国振深信,通过两到三代人。就足以将倭国人同化过来。

倭国人口数量不少,根据最新的统计,约有两千万人。这几年迫于俞国振的压力,倭国内部的战争稍少了些,但人口增长的速度反而比混战之时更慢,原因很简单,每年从倭国要有大量的适龄女子被征发出来,成为华夏族裔的妻妾。对于倭国人来说,这是最好的一条出路,因为即使是在华夏军略委员会控制的地盘内哪怕是矿山里做小工,待遇都胜过他们在倭国土里刨食。

“此次有件事情我要先给你交个底。”俞国振与将岸肩并肩走着:“本次战役的目的是彻底消灭伪清,夺回辽南之地,因此战后,可能要设辽东总督府,我有意让你任辽东总督,你自己觉得如何?”

将岸愣了一下,心中顿时犹豫起来。

“另外,我准备实行各大总督对调制度,如同各军军长轮调制度一样。”俞国振又道:“任何一人,无论是谁,在某地总督任上都不得超过两任,一任是五年时间。”

将岸顿时苦笑了,他方才犹豫的就是,在耽罗经营了这么久,虽然说比起新襄、青岛口,羿城的发展尚有所不如,但总算建得还可以,无论哪个方面,他都处理得得心应手。他有些舍不得这一摊子,但总督对调制度若是推行开来,他还是要给调到别的总督领地去。

“是,我定然完成任务。”他低声道。

“辽东虽然条件简陋了些,但是比起刚开始建羿城时条件可是要好得多了,而且,辽东的资源也远胜过耽罗,你可以从耽罗调一部分官员干事前去。”俞国振笑道:“另外,在短时间内,我会将资源向你这边倾斜,你要做的主要是三件事情。”

“请官人吩咐。”

“其一,肃清建虏残余,不令其干扰了东的营建。其二,充分利用辽东的资源,花五至十年时间,在辽东建立比较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其三,开垦辽东的黑土地,在三到五年之后,让辽东粮食不仅完全能够自给,还可以有余,供应军需。”

这三件事情都是大任务,将岸用心记了下来,俞国振停了一下,然后又道:“尚有两件事,他也要小心,一是我会遣研究员来研究辽东气候下列车的问题,争取及早拿出能在辽东苦寒之地奔行的列车。虽然此事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研究,但你要及早做好规划。二是……当心罗刹人。”

“罗刹人?”对于前者,将岸是有心理准备的,他知道俞国振是一个列车狂人,曾不只一次说,将来华夏每一个州府,都应该通列车,若是有条件的县城,也应该通列车。但对于第二点,将岸有些惊讶了。

“对,罗刹人。”俞国振的眼中寒光凛然。

不必问原因,将岸记下了此事,然后笑道:“崇祯皇帝要见官人,八天前就开始问官人何时到了,他这几年倒有长进,在家里看看报纸,便知道要对建虏开战。”

“哦?那我就见一见他,正好答应了几个皇子的礼物,也要送过去。”俞国振笑了起来。

.


状态提示: 六零七、三年磨剑今试锋(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六零七、三年磨剑今试锋(三)(2/2) 返回《明末风暴》目录下一章:六零八、三年磨剑今试锋(四)(快捷键→)

推荐阅读诸界末日在线不让江山天唐锦绣昭周茅草垛里的风筝嫡女萌妻御夫有道唐朝好太子开局和郑耀先结拜唐朝小白领三国之蜀汉中兴夜寒深深醉思量网游之神级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