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后,日方和国民政府方面各自都公布了己方统计的战果:
日方声称此战毙、伤、俘国民党军4.8万余人,而日方的伤亡数字仅为36oo人;
国民政府方面则宣称日军死伤第9战区的伤亡人数为4万余人。
事实上,当时双方在作战中究竟各自损失了多少人,大概双方谁都很难说得清楚。讳败言胜,是在这场战争里双方都经常做的。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后世的日本防卫厅对于当年那场战争的所编辑的战史资料里。
那么,这一仗究竟是中**队胜利了,还是日军胜利了呢?
从国民政府方面的宣传看,显然是将己方作为胜利者。而当时的日军指挥官冈村宁次中将在其回忆录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他甚至连中国方面把此次会战冠之以“长沙会战”的名称,都认为是不准确的。他说,第11军的作战原案中并没有一定要占领长沙的提法,而是要在赣江与湘江之间打击中**队,若作战进展顺利则相机攻占长沙,因此,如何有日军兵败长沙一说?在冈村宁次那里,这次会战被称为“湘赣会战”,并认为他才是胜利者。
而当时的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处副处长兼作战科长,在四十多年以后曾撰文指出:“此次会战,我军是逐次抵抗,且有既设阵地可供利用;日军是攻者,常暴露于我阵地之前,其伤亡不会比我军少。据实而论,只能算是一个‘平局’。说是‘长沙大捷’,有些夸张。”
后世的一些研究战史的学者曾指出:此次会战,从日军进攻开始,至日军主动撤退告终,战场全局的主动权基本上操之于日方。战斗结束后,双方军队都回到原有阵地。因此,就会战局部而言,双方未分胜败。但从抗战的全局而言,却是对中方有利。日军要消灭第9战区主力的目的未达到,反而消耗了自己不少兵力和武器,并退回原阵地。而中国方面判断日军将进攻长沙,为此做好了万一长沙不守的多种准备,所以将日军未能攻到长沙而退却视为胜利。
这次会战到底谁胜谁败,双方都是各执一词,各有各的调子。不过,这些事情对于刘建业来说,根本就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做,闲得慌的人才会干的。
作为参加会战的前线指挥官,刘建业现在忙着的是重新编组部队,抚恤阵亡和负伤将士,向军政部和战区汇报作战情况,总结检讨,等候补充。这些都是作为一个部队的主官在战后必须做的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刘建业又接到了以军委会名义来的命令,要他到南岳衡山参加由最高统帅亲自主持的第二次南岳军事会议。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56498/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5649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部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战落幕)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鸡鸡炖蘑菇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