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世心语(季羡林):没有弹窗广告,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下载!手机版:m.69kshu.cc

阅世心语第16章 漫谈伦理道德 (1)(2/2)

文/季羡林
阅世心语 | 本章字数:658 阅世心语txt下载 | 阅世心语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极道天魔、盖世双谐、自九叔世界不朽、剑半浮生、极品女寝宿管、天下第九、轮回剑典、太古剑尊、红龙之眼、何方妖孽之殿下:该上朝了、混沌天魔、真言道、
道德的思想,我在这里也不一一论列了。一言以蔽之,他们基本上沿用孔孟的学说,间或有所增益或有新的解释,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足为怪。不这样,反而会是不可思议的。

多少年来,我个人就有个想法。我觉得,儒家lún_lǐ道德学说的重点不在理论而在实践。先秦儒家已经安排好了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家所熟悉的。这样的安排极有层次,煞费苦心,然而一点理论的色彩都没有。也许有人会说,人家在这里本来就不想讲理论而只想讲实践的。我们即使承认这一句话是对的,但是,什么是“仁”,什么是“义”?这在理论上总应该有点交代吧,然而,提到“仁”、“义”的地方虽多,也只能说是模糊语言,读者或听者并不能得到一点清晰的概念。

秦代以后,到了唐代,以儒家道统传承人自命的大儒韩愈,对lún_lǐ道德的理论问题也并没有说清楚。他那一篇著名的文章《原道》一开头就说: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勿待于外之谓德。

句子读起来铿锵有力,然而他想什么呢?他只有对“仁”字下了一个“博爱”的定义?而这个定义也是极不深刻的。此外几乎全是空话。“行而宜之”的“宜”意思是“适宜”,什么是“适宜”呢?这等于没有说。“由是而之焉”的“之”字,意思是“走”。“道”是人走的道路,这又等于白说。至于“德”字,解释又是根据汉儒那一套“德者得也”,说了仍然是让人莫名其妙。至于其他朝代的其他儒家学者,对仁义道德的解释更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我不是lún_lǐ学者,现在也不是在写中国lún_lǐ学史,恕我不再一一列举了。


状态提示: 第16章 漫谈伦理道德 (1)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16章 漫谈伦理道德 (1)(2/2) 返回《阅世心语》目录下一章:第17章 漫谈伦理道德 (2)(快捷键→)

推荐阅读乾龙战天茅屋之中有洞天白云生处有仙楼重生之万界天尊我在木叶偷发育道长去哪了我真不是仙二代大魔王她身娇体软我家妹妹绝对不是普通人盖世双谐武神纪元丹宫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