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死也愿意
可现在我只能远远地望着你
像雁儿姑娘望着遥远的家乡
那双望穿秋水的黑眼睛啊!
说实话,河辰觉得,这首林斌发表的小诗并不怎么样,如果不是当代诗坛各种怪异的诗风横行,搅得好诗和坏诗越来越难以分辨,第一眼看到这首诗的时候,河辰甚至觉得,这根本就是些文字的简单拼凑,无非搀和了几缕青年的思愁在里面。这种感觉让他不禁产生深深地疑惑,像林斌这种应该算得上朴实和简单的人,怎么会写出这样的诗?而且还是他有生以来第一首发表的作品。不过转念一想,河辰多少还是了解了一些,这首诗本身就十分朴实和简单,倘若同样的题材和内容,换做经验老道的诗人来写,写法上多半会弄很多技巧,如此一来,很可能没几个人能看的懂了。而现在,河辰相信,但凡看过一些当代诗歌的人,应该都能看懂这首诗。可惜,事实证明,河辰的想法是大错特错了,后来,他诧异的发现,原来审核这首诗的报纸副刊的主编,就没能真正看明白。
根据林斌的诉说,发表这首诗的头一天早晨,他早早跑到报社大门外,手中攥着一张白纸,白纸上就是他费心誊写的这首诗。林斌原本想直接找编辑,或许由于衣着太过朴素的缘故,被门卫赶了出来。林斌不得不在大门外守株待兔,希望能遇到编辑,将作品交出,可惜直到夜幕降临,林斌依然没等到自己等待的人。过程中,每当有人出入报社,林斌都会主动上前询问对方是否是编辑,结果无疑是灰色的,那些人中,大部分都不是报社的,还有一小部分自称是新闻记者。遇到记者,林斌便会问,能不能帮我发一首诗,得到的显然都是否定的回答,且会迎来一些怪异的目光,也许在某些记者看来,如今这年代,还有人写诗且让新闻记者帮忙发表,实在是件滑稽不已的事。好不容易问出了一个编辑,让林斌心酸的是,对方是新闻编辑,只发新闻不发文艺作品。饶是如此,林斌还是坚持等待着,月夜之下,冷风之中,一个人攥着手写的诗歌,那模样和状态跟寒夜很是吻合。当然,林斌最终还是等到了报纸副刊的主编,否则这首诗也就不会发表了。
这座城市晚报副刊的主编,河辰是认识的,出于好奇的缘故,在遇到林斌的第二天,他便去了报社,找到那位主编,询问有关林斌这首诗的情况。根据主编的说法,这首诗前面的内容确实不怎么样,俗气的可以,亮点在最后三句上面。
“‘可现在我只能远远地望着你/像雁儿姑娘望着遥远的故乡’,多么富有诗意的比喻啊!”主编说,“雁儿姑娘,指的就是大雁,作者加了‘姑娘’二字,证明作者拟人化的手法很娴熟。大雁望着遥远的故乡,你想想看,大雁南飞的时候蓦然一回首,望着故乡越来越遥远,画面感油然而生,用此象征一个青年对心上人难以兑现的恋情,实在再生动不过了。”
“‘那双望穿秋水的黑眼睛啊’”,主编又说,“这句更是了不得,望穿秋水,真是够美。黑眼睛,我看到这三个字,首先想到的是,作者对中国诗人顾城的那首《一代人》定然欣赏有加,‘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此诗,暗含了人类追求光明的本性不会磨灭的美好意念。作者借用顾城诗中的黑眼睛承载自己的誓言,那就是追求心上人的意念也永不磨灭。全诗锋芒一转,用此句结尾,够漂亮。”
河辰实在佩服这位主编的想象力,不禁暗忖,倘若这位主编发现诗中所谓的雁儿姑娘,并非什么大雁,只是一个活生生的乡村姑娘,发现作者压根就不知道望穿秋水是什么意思,只是从其他书上套用过来的,发现作者压根就不知道中国诗人顾城的《一代人》,所谓的黑眼睛,只是源于雁儿的眼睛确实很黑,发现最后一句话的突现,并非作者懂得扭转锋芒,只是作者在写完前面的内容后,觉得不够诗意,这才将一句专门描写雁儿的话拼接了上去,不知会作何感想,到时又会生出哪些联想。
就河辰的了解,这位主编在文学上多少还是有些造诣的,对诗歌的研究也很深入,自己多年来写的诗歌,也为其在诗坛上混出了不小的名声。然而,这样的人竟然对林斌第一首变成铅字的诗歌产生误读,河辰想来,其中多半是习惯捣得鬼。长期以来,写诗阅诗审诗评诗的习惯,让这位主编过于在意深层次的玄奥,没能从朴实和简单的角度出发,或者说,其不自觉地,遗失了最基本的朴实和简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52435/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5243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787章 韩佳人番外:太阳冰山 中)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将先生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