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僵住,浑身发寒发冷的那种刺骨!
至此,忠顺变的越发地放纵起来,当然,对于皇父,他还是有那么点子感情的,知道皇父虽然也纵着自己,可是和四哥那是截然相反的。
自己喜欢上个戏子,皇父暴怒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给皇家丢脸了,而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和母亲交代,不知道自己将来是不是会落得个断了香火,无人供养的下场。
在四哥哪儿受到了委屈,忠顺也不藏着掖着,跑到皇父这里哭了一鼻子,父子俩的感情倒是比之前更好了一些。
自从即位大典之后,徒景宸顿时意气奋发起来,自己终于成为了万丈光明中的唯一!
可惜的是,朝堂上一言九鼎的情况一点儿也没发生,朝臣们简直就是吃了豹子胆一般,自己这里一开头,他们那边有千言万语的反对之词。
虽然从母后哪里传来的消息是,这并不是皇父之意,可是徒景宸并不尽信,他觉得这是皇父给自己的下马威,让他知道着朝堂并不是那么好掌控的,然后自己该主动地做个傀儡,至于皇父,自然是在幕后掌握大权了,风光无限!
皇父因为一时心灰意冷选择了禅位,可是现在呢?他缓过心情来了,所以后悔了!(脑补要不得啊亲!)
因为长期陷入阴谋诡计之中,所以杨广这种简单直白的做法反而让徒景宸想的更多,自己手底下的几个谋士道士们分析来分析去,上皇绝对不会那么简单的,所以陛下您的思虑有道理!
这本来是一番马屁之言,可是听在徒景宸耳朵中,就更加地加重了自己的怀疑。
父子二人倒还算克制,应该说是徒景宸还算克制,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完全地掌控了朝堂,所以不应该和皇父起了冲突,所以一般情况下,徒景宸都是放低了姿态,求教的方式。
可是的是,也不知道这位皇子在人生教育之中学习了一肚子的阴谋诡计,他处事时,都是从这个方面出发,难免地就走了小道,杨广觉得这样很容易陷入狭隘之中,将皇帝的格局给限制住了。
这样一来,整个大靖国的格局也高不到哪儿去,国家能发展到哪儿去,可想而知。
可惜,冷静下来的徒景宸可不这么想,自己虽然成为了皇帝,可是危机感日盛,自己现在的这种情况,和当初的太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想想太子的那个下场吧?
被皇父逼的走投无路,选择了那样的方式,最后死无全尸,想想不寒而栗。
联想丰富的徒景宸加快了自己掌控朝堂的步伐,可惜越着急,错误越多。
到了后来,不仅是勋贵,亲王们不满,就连一向显得亲和的文臣们都有些着急起来,一位心智不成熟的帝王,国家多难啊!
省亲的旨意发出之后,皇帝还有些洋洋得意,这可真是一箭几雕的大好事儿,自己利用后宫妃嫔们,一举地拿下了吃喝等死还不安分的勋贵们,简直不要太聪明。
可惜,此事在杨广看来,实在是忒小家子气,所以他略微地改进了一下,所有的宫妃,都可以出宫省亲,而且还没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可是即便如此,神都的地价,物价儿疯涨。
勋贵、外戚之间的争斗,自然是无处不在的,即便没有皇帝的旨意,他们也不会马虎地对待贵人的,皇帝的那条旨意,看上去小家子气十足!
这些话,杨广和儿子隐晦地提醒了几句,不过在忠顺跟前,一点儿都没遮掩,直截了当:你四哥小家子气!
这种评价忠顺能说什么?嘿嘿傻笑两声了事。
四哥和皇父之间的事情,自己还是少掺和为好,省的死无葬身之地!
忠顺多奸滑啊,他才不掺和呢,找了几出好戏,带着皇父去了自己的别院,日后鼎鼎大名的小旦蒋玉菡第一次地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杨广发现,这个叫蒋玉菡的,倒真是不错,虽然出身不咋滴,可是这人才情,风骨都有。
反正闲着无事,索性地就组建个戏班子,将所谓的国粹发扬光大吧!
而且是国字头的第一号戏班子,听着就风光!
自己这是继体育事业之后,在文化方面的另一大建树了!
兴致勃勃的杨广和忠顺俩开始全国的戏班子里挑人了,朝野只当是看个乐子,怪不得忠顺亲王爱好听戏呢,看吧,这就是根本。
上皇和忠顺亲王折腾了好几个月,似乎是沉溺于戏曲的美好之中,对于朝堂上发生的种种,一点儿也不去理会。
皇帝自己也终于意气奋发了一回,妃嫔省亲一回,皇帝赚的盆满钵满,至于国库,有了江南甄家的数千万两银子,勉强还算能支应。
只是,这西南的茜香国有些蠢蠢欲动,这打仗么,自然是要银钱,粮食支撑的。
皇帝对于这些都不愁,可是这领兵之人呢?
兄弟之间,能放心的也就一个忠顺,可是这位玩乐算是行家,可是上阵打仗,只怕是尸骨无存!至于勋贵们,他就更加看不上眼了。
这些人,成天地争权夺利,可是志大才疏,至于正儿八经能派上用场的,皇帝一点儿都不放心啊。
这下子,为难了吧!
他自从上次和皇父争执之后,双方一直保持着“王不见王”的态势,想到自己要去找皇父服软,徒景宸心中浮起了一缕屈辱来。
这位只怕是要走火入魔了,你们之间可不是仇人,你们是父子不是吗?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39745/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3974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83章 崩坏的王朝6)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慕容红苓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