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摊的主人是个退休的老职工,此刻锣鼓一敲响,心早就飞到戏台那儿,对于张依曾在这儿看书,并没有介意。还不时的从摊子后面站起来,向戏台张望一番。
书摊上种类不多,除了学生的课外书,还有一些农村的养殖技术类,竟然还有几本中外名著。张依曾心里很欣喜,里面竟然有自己最喜欢的刘梦龙的三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她便一头扎在书海中,外面的喧闹似乎离她很远很远。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张依曾突然被一声呼唤惊醒。“大爷,问你一下,到龙门寨村怎么走呢?”偶!到她们村子去,肯定是村里哪一家人的亲戚。张依曾抬起头来,看见一个女子正顺着摆书摊的大爷指的方向看,那女子很苗条,穿着一身蓝色的衣裤,穿着一个很时兴的黄色大衣,头上戴着帽子,五官看不清晰,只看到一双大眼睛。那女人看到抬起头的张依曾,明显地怔了一下,仔细的瞧了两眼,张依曾正想问问她要到谁家去,可那女人不等她说话,就心慌意乱的走了。只是走过一段路后,又停下来打量了她几眼。
张依曾心里有点生气,这女人行为慌张,那种审视自己的眼神,让她心里很是不舒服。她心里咯噔一下子,这别是人们常说的人贩子吧!见自己单身一人就盯上了?
她不安地向书摊的里面靠了靠,发现那个女人已经不见了踪迹。可这时心潮起伏,老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心也跳得越来越快,再也不能平静的读书了。远远的望见玉秀娘高大的身影,她赶紧一溜烟的跑过去。
这时戏台上正在演着一处滑稽戏,一名小丑,鼻子上涂着一块白豆腐块,两只眼睛画成三角眼,正和一名小旦在那里纠缠,一会儿被推倒,一会儿坐在地上,做出许多滑稽的动作,引得人们哈哈大笑。张依曾的顾虑,在亲人们的身边,被这欢快的笑声很快驱散了。
到了下午三点多,太阳的威力逐渐开始减弱,空气中已经弥漫着寒意,戏也终于散了。大家一边往家走,边兴高采烈的议论着。在这时候,小孩子们是插不上嘴的,张依曾这是把刚才在书摊那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玉秀。
玉秀也吓了一跳,拍了拍胸脯,“依曾,还好你刚才没有说话,说不定刚才那人知道你是龙门寨村的,才故意那么问,你要问她找谁家,说不定她还要你带路呢?那样就把你拐卖走了!对了,那人长得什么样子,回去告诉我爸,让他提防些。”
“没看清,戴着个帽子,只露着一双大眼睛,看岁数,也就是三四十岁的人,穿着一个黄色的大衣,背着一个旅行包,别的就没有了。”依曾想了想,才开口说道。
“看,准不是好人!这样藏头仓尾的。”玉秀说完,紧紧地拉着依曾的胳膊,还向四周打量了一番,好像那个坏人就埋伏在附近似的。弄得依曾心里也挺紧张,虽说她两世为人,可这种情况确实没有经历过的。前些天村里疯传,附近村里(至于具体是哪一个村,有很多版本)有一位姑娘,前几年被人贩子骗进深山,卖给一名四十多岁的老光棍当媳妇,最近才被政府解救出来,可那个惨啊!身上伤痕累累,神情麻木呆滞,整个人都成了精神病,把一家人都急疯了。
两个小姑娘赶紧挤进大人们中间,好像只有这样她们才最安全。到太阳下山的时候,这看戏的浩浩荡荡的大军才终于到了家。
可正当张依曾兴冲冲的推开院门,准备给奶奶讲一讲戏的内容,可一眼看到正屋里坐着一个女人,穿着黄色的大衣,帽子已经放了下来,只见她长者一双大大的眼睛,眼角微微向下垂着,一看就是一副温顺的模样。一张好看的嘴巴略略张开,露出了里面整齐白净的牙齿。眉毛很细,像月牙一样弯着,总之整个人站在那里,就如同天上的月亮一样,淡淡的发着清辉。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的突兀。
见依曾进来,那个女人急忙站起身来,也正神情复杂的望着她。这不就是她和玉秀在路上议论的“人贩子”吗?她怎么会在自己家里?张依曾一下子整个人都呆住了。
捂脸求收藏!求推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35781/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3578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十四章 庙会)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二尺细妖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