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张伟来说,不出国在国内跳槽,挣大钱的机会也有的是。张伟在深圳的一位朋友多次拉他“下海”去挣大钱;山阴市有家企业为“挖”张伟,专门组建了一个科研机构,等他赴任;还有一家企业多次高薪聘他去当厂长面对这种种诱惑,张伟十分坦然:我的技术属于矿山,不能让金钱把它叼走,是小田庄选煤厂给了我技术,在企业需要我的时候,我怎能背它而去呢!
张伟的几个细心的徒弟也做过一个统计,十几年里,他和外单位协作攻关20多项,为30多个单位解决了技术难题,创造经济效益几千万元。令人钦佩的是,在为社会服务的时候,张伟所做的一切都是无偿的,没有接受过外单位一分钱!近几年,小田庄选煤厂原煤吃不饱,精煤又积压滞销,效益滑坡。看到这些,张伟把他的两项国家专利无偿捐献给厂里使用3年,而自己一个月才拿六七百元的工资。
张伟的师兄们都知道,张伟的“绝活”从不保密,无私地奉行着“技术扩散”政策。张伟告诉记者:一个企业就像一座大厦,工人就是千百块基石,基石不可靠,再好的大厦也会倒塌。这些年来,他先后带过几十个徒弟,只要他会的技术,大家都掌握,几乎都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其中已有7名获中级职称,12名获得初级职称。前年山阴市举行电焊工、管工技术比赛,他的6名徒弟包揽了两个工种的前三名。
现在,山阴市煤矿集团已经重新组建为k省龙腾集团,但张伟至今还是个班长,压根儿就没有离开管工班位置的想法。他时常这样说,当工人并不低人一等,关键是做一名什么样的工人。
看罢张伟的事迹,吴天然兴奋得一拍桌子说,这样的人才不仅要留住,我们还要大力宣传。张伟可是我们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楷模!
吴天然当即与k省龙腾集团的老总杞忧天打了电话,杞忧天一听是吴天然忙说,吴书记,你好,你好,有什么指示?
我们知道,吴天然不仅是山阳市的市委书记,他还是k省的省委副书记。
吴天然说,杞总,你好!我想问一下,龙腾集团有个电焊高手叫张伟,你认识不认识?
杞忧天说,吴书记,他是我们集团的宝贝,我怎么能不认识?
吴天然说,他现在是不是仍在一线,是一名普通的管道工?
杞忧天说,吴书记,我们集团也想把张伟安排到领导岗位上,可他不愿离开一线。
吴天然说,好,我知道了。我现在是在外地,等我回去后,咱们好好研究一下这个张伟的宣传和使用问题。
杞忧天说,好,好。吴书记,你说到我的心窝里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33418/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3341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857章 100盒清凉油)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八月炸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