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赵本山的成功源于他把根系深深地扎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喜剧理论界和一些观众已经注意到,喜剧与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黑土地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近几年受欢迎、影响大的喜剧小品和喜剧演员多出在辽宁一带。赵本山、潘长江、巩汉林等人的形象人们都十分熟悉。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田连元、袁阔成、刘兰芳等人也都活跃于辽宁。人们还记得,“四人帮”刚刚被粉碎时,一股“相声热”吹遍全国,其中几个精彩段子如《特殊生活》、《好梦不长》、《假大空》等在全国听众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相声也都出于沈阳。黑土地的地域文化与喜剧之间的联系已不能视为偶然的现象。事实上人们只知道东北人的豪爽、刚健,而东北人所特有的幽默感则还远未引起人们的注意,更谈不上研究。东北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比较荒凉的,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农民在大饥馑面前走投无路,离乡背井闯关东。在谋生中培养出的冒险和开拓精神,使东北人的精神风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闯关东的奋斗者大多是成功的,在黑土地上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位置和权利。这种胜利者的自信、自尊的心态,是幽默感最好的基础和条件。东北的二人转、评剧、吉剧、评等艺术品类中,处处都浸润着喜剧的营养,闪烁着幽默的光彩。赵本山正是在这片黑土地中扎下了根,长得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东北人民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处事方法,交际习俗,语言特色,以及达观的乐天知命的人生观,都对赵本山的幽默感起着催化作用。赵本山的成长显然受到了这片黑土地和黑土地上的关东汉子们的影响。
第三,赵本山在苦难生活的磨炼中深刻地认识了人生,这是他的喜剧风格稳健扎实、宽厚达观的重要思想根基。回顾一下古今中外造诣较深、成就较大的喜剧艺术家,可以现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他们或是历经过磨难,饱尝了人间的苦辣酸甜,或是对普通劳动人民生活有过深切的了解与体验,因而,他们懂得爱和恨,热爱生活,热爱普通人;憎恨丑恶势力,憎恨丑恶现象。赵本山也是由于对普通人民的生活有深切的体验,才能在艺术创作上焕光彩。他还有一个好的条件,家族中长辈里有对民间艺术有一定造诣的人对自己的启蒙和点拨。这是生活对赵本山的偏爱,也是我们在研究一个喜剧艺术家成长时不能不考虑进去的有利条件。
第四,以赵本山为前台,以崔凯、张、张惠中等人为幕后编剧、导演的喜剧小品创作群体的长时间地密切合作,也是赵本山喜剧小品成功的重要因素。赵本山的这几位稳定的合作者既下过乡,也受过文艺专业的高等教育,这使他们的剧本能保证有一定的质量。加之他们对赵本山了解深,在剧本创作上能为赵本山挥本身的优势创造条件。赵本山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悟性好,生活底子厚实,能从容、自然地把剧本转换成舞台艺术。这个创作群体的成功合作,给艺术创作提供了可贵的启示。
吴天放说,本山大叔的成功之路,再一次诠释了黄土生成金的道理。
尽在,告诉您的朋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33418/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3341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768章 土能生金)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八月炸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