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除了一座座辉煌的寺庙建筑,还有更令人心迷神醉的藏传佛教艺术“三绝”———绘画(唐卡)、堆绣、酥油花。
在塔尔寺,不论你走到哪里,也不论是在梵宇、经堂、佛殿,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件件美轮美奂的佛教艺术品,它们或绘在寺院的墙壁、天花板上,或悬挂于梁柱之间,或供奉在佛像前的莲台上,使人惊奇不已的是,那些精美的艺术品不是出自艺术家之手,而是全部出自寺院喇嘛之手。那些看似粗手大脚、从未受过专门艺术训练的喇嘛们,凭着对宗教的虔诚、靠代代薪传的技艺创造出这独具特色的艺术佳作。
绘画,塔尔寺佛教艺术中的一大奇葩。精美的各种图画,其内容都是佛教故事图或佛教人物像、宗教生活图,以及天上、人间和地狱的鬼神之说等,构思巧妙、制作精美,色泽艳丽,质感强烈。其中有的绘画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
堆绣,塔尔寺独有的一种工艺品。它是用五色缤纷的彩剪成各种人物肖像和山水、花卉等图案,并充以羊毛、棉花之类的充填物,然后用五彩丝线,将佛像及图案层层叠叠地堆绣在大幅的彩缎布幔上。这种堆绣艺术品,既有类似绘画艺术色彩艳丽、图案复杂等显著特色,又有制作精细、形象生动、情态*真、立体感强等独特风格,同时,还具有很高的刺绣艺术,可以说是融绘、剪、堆、绣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艺术佳品。让人遗憾的是,“堆绣”技术已经失传。
酥油花,塔尔寺“三绝”艺术之最,它是一种用酥油作原料、再调以各色天然矿物染料,然后糅和雕塑成各种艺术图案及花卉、人物等,故称酥油花。酥油花相传是当年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联姻时,当地佛教徒为表示尊敬,让公主从长安出时带来的,一尊佛像前供奉一束酥油花,逐渐在西藏成为习俗,后来传到塔尔寺。据说每年的正月十五塔尔寺都将举行一次盛大的酥油花灯会。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去时正值夏季,因天气热酥油易化所以未见太大规模。尽管如此,在塔尔寺上、下两个花院,我们仍看到十几个喇嘛正在雕塑酥油花,院中,梵乐声声,灯火齐明,香雾缭绕,酥油花的精美造型令我们赞叹不已。
从塔尔寺漫步至莲花山顶,整个塔尔寺尽收眼底。那以赭红、白、黑三色为基本色调的藏汉式建筑上飘着藏式窗帷和五彩风幡,藏族僧侣在土道上走来走去,在高原的阳光下裸露着他们赤红的臂膀。此刻,耳边又传来呜呜的法号声,塔尔寺的“跳欠”活动开始了,这是一种头戴各色面具,身着彩衣,手持法器的“法王舞”的宗教舞蹈,是护法神降妖除怪的。跳欠的喇嘛动作幽默诙谐,有的柔美,有的质朴刚毅……眼前的一切,使我恍如看到一个虔诚的没有阴影的世界。
清冽而刺目的光线猛烈地照耀着我,祁连山上的积雪、象藏香的味道直沁心脾、苍凉而雄浑的诵经声、天空盘旋的鹰隼、嵌着绿松石和黄玛瑙的藏刀、热烘烘的牛粪味道、配有五彩鞍鞯的牲畜、巫师驱散邪魔纷沓的舞步、转经筒上磨得锃亮的黄铜花纹、匍匐前进的朝觐者,这些景象让我感到一种神奇的眩晕,一种饱含苦楚的幸福之感。正如佛陀所说:“了知一切:如音乐、天籁和哭泣中的回音,而回音中却无旋律。”
雨停了。湛蓝色的天空显得深邃而遥远,冷澈得令人惊惧。如此清澈而忧伤的九月,在这与天接近的青海高原上,在香火缭绕中,我在大经堂里静静地跪着祈祷。塔尔寺的红衣喇嘛用浑厚低迷的声音为我高声诵经祈求平安。他一边用法器加持,一边反复地跪下祈祷。他的动作娴熟而自如,当他跪下时,绛红色的僧衣总是滑落下来,他利索地把长襟甩向肩后,看起来与他的祷告浑然天成。他娓娓动听的声音诵读着长长的经文,法音潺潺而出,美如诗篇。“精真妙明,本觉圆净。”我怀着一份巨大的哀伤,等候神祗静静地进入我的心中。
——吴天放2008年8月19日于塔尔寺
尽在,告诉您的朋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33418/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3341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680章 十万狮子吼)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八月炸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