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航海(庄不周):没有弹窗广告,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下载!手机版:m.69kshu.cc

三国大航海第三十八章 歪理(2/4)

文/庄不周
三国大航海 | 本章字数:1944 三国大航海txt下载 | 三国大航海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万事如易、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覆汉、元芳,你怎么看、贞观贤王、混世刁民内、五千年来谁著史、秦吏、护花状元都市游、我在唐朝有个家、穿成大佬姨娘怎么破、我玩游戏就能无限变强、
王不损害到顾陆两家的切身利益,不把他们逼到无路可走,他们是不会和他撕破脸的,一桩婚姻,一两个女子,何尝会影响到他们的决定?吴王到时只要找一个借口,让人们看起来顺理成章,顾全了大家的面子,那谁也不会傻到跳出来为惠恕声援的。以惠恕那脾气,要找个收拾借口实在是太方便了。默之,你信不信,只要吴王一露出这个意思,很快就有人能罗列了十几个置惠恕于死地的罪名,而且个个看起来都合情合理,让别人无话可说。比如说,他交结外国,和蜀丞相诸葛亮关系过于亲密……”

沈玄的额头沁出了冷汗,他太清楚张温的脾气了,正如孙绍所说,孙权要找张温的毛病那都不用开口,只要示意一下,就有人能找出一大堆,而张温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要拉上顾陆两家,可是听孙绍这么一分析,这些联姻除了加重孙权的猜忌之外,并无一点益处,那张温岂不是弄巧成拙?张温和诸葛亮的交往沈玄也知道一二,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就在朱崖,因为有共同的朋友张温,再加上了他们脾气相投,沈玄和他聊过几次,知道张温和诸葛亮的关系正如孙绍所说,非点头之交可比。

而张温说孙邵无能,正是在拿孙邵和诸葛亮相比得出的结论,张温的来信中,不止一次的对这两人做过比较。这里面固然有张温的一面之辞,但是也可以明确看出张温对诸葛亮的欣赏。

“惠恕的脾气,的确有些……”沈玄叹息着摇了摇头,开始为张温担心起来。“他就是那种除恶务尽的人,又自恃才高,不太懂得与人周旋。”

“你又何尝不是?”孙绍笑笑,“你和惠恕差不多,都是有古直之风,他是自以为君子坦荡荡,事无不可对人言,你是一根筋,为了父仇宁愿终老乡里,坚决不肯与吴王合作。”

沈玄笑了,带着几份得意和傲气,孙绍这几句话看起来是说他们的缺点,实际上是在夸他们有骨气,不媚俗,士人最看重的就是这一点,他们当然也要争权夺利,但他们终究不是那种唯利是图的小人,大多时候,为了名声和骨气,他们还是敢于一搏的,这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争名夺利,更多的是一种骄傲,一个士大夫固有的骄傲。

“臣现在想起来,惠恕可真是对我不薄啊。”沈玄别有意味的笑道:“当初要不是惠恕推荐,我也不可能追随大王。”

孙绍慢慢的向前走着,海滩上留下一个又一个的脚印,在海水的冲刷下慢慢的模糊,慢慢的消失。他一直向前走了很远,海水漫过了小腿,四周是一片茫茫的大海和稀疏的红树林,这才停了下来。孙绍抬起头,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轻轻的吐了一口气:“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拒末流,故能成其阔,更何况是惠恕这样的大才呢。你给惠恕写信吧,如果他有心,我越国的大门,永远是对他敞开的。”

沈玄站在他的身后,躬身施了一礼:“大王圣明。”

“默之,这次把丞相他们请到朱崖来,是希望朱崖这几年的成就能让他们换换思维,不要再抱着以农为本的那些思想。那些想法当然不错,可是他们总把眼光局限于越郡,未免有些太狭隘了。就象朱崖一样,如果你仅把目光局限在朱崖一县,那如何能有朱崖的今天?”

沈玄欣然笑道:“臣明白了。臣一定把朱崖的发展得失全盘托出,供丞相大人参详。”

孙绍满意的点点头,转身看了沈玄一眼,忽然有些神秘莫测的笑了:“默之,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沈玄一时没明白过来,这么做不是为了给自己接任丞相铺路吗?这已经很明显了,孙绍让丞相和御史大夫到朱崖来取经,自然是对朱崖的发展满意,对他沈玄的成绩满意,已经超过了丞相虞翻。虞翻已经老了,他能做丞相,一是因为他年齿长,学问高,二是因为他是越郡大族,孙绍这才用他来镇住局面。随着政局的稳定,孙绍为了平衡越郡的实力增长,下一任丞相应该不会是越郡人,而他沈玄就是当之无愧的接任者。只是听孙绍这话,他似乎还有另外的用意?

“臣愚陋,还请大王点拨。”

“默之,你也看到了,只要能兴工商,所得之利可百倍千倍于农。可是你注意过没有,从古到今,大家都在围绕着土地而流血厮杀,远的不说了,我们说说黄巾,张角一个方士,为什么能一呼而天下响应,摇动大汉四百年的根基,险些把大汉推入万劫不复之地?”

沈玄没有立刻回答,他知道孙绍既然提出这个问题,显然不是随便说说,他背后肯定有更深的意思,再联系到眼前他的举措,他沉吟了很久,忽然眼前一亮:“是兼并,世家大族为了更多的财富,兼并了土地,让农民无立锥之地,辛劳一年,却还是无衣可穿,无粮可食,走投无路,故而奋死一搏。”

“哈哈哈……”孙绍大笑,双手叉在腰间,顾盼之间,自有一种雄视天下的气概。“默之就是默之,一点就透,我想了很久的问题,默之片刻之间就洞若观火。不错,是土地兼并,有权有势的人为了土地上的那点财富,剥夺了农民活命的根基,所以农民要奋死一搏,不惜玉石俱焚。可是我们现在知道了,与工商相比,土地上能产出的财富实在有限得很,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为了那么一点财富把自己置于危险之地?为什么不把土地留给农民,转而去寻求更多的财富。

状态提示: 第三十八章 歪理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三十八章 歪理(2/4) 返回《三国大航海》目录下一页:第三十八章 歪理(2/4)(快捷键→)

推荐阅读诸界末日在线不让江山天唐锦绣昭周茅草垛里的风筝嫡女萌妻御夫有道唐朝好太子开局和郑耀先结拜唐朝小白领三国之蜀汉中兴夜寒深深醉思量网游之神级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