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影迷踪(施晓雷):没有弹窗广告,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下载!手机版:m.69kshu.cc

魅影迷踪第一百四十五章 纸扎人(2/2)

文/施晓雷
魅影迷踪 | 本章字数:1098 魅影迷踪txt下载 | 魅影迷踪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龙之影纹、我的穿越有点问题、神级打印机系统、峡谷女王、末日之暖暖路、王牌锋卫、网游之魔潮、逆天透视眼、超级程序员、篮坛神话、丁二狗的猎艳人生、绝地求生之全能主播、
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供奉纸扎与民间的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其形成是原始社会以来,墓葬殉葬俑的发展和演变的结果。

用丧俗艺术形式来悼念死者,对世人来说能起到安慰和调节伤感的作用。最初的殉葬品,可能是用活人活物来充当的。奴隶社会,贵族死后盛行以活人殉葬。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意识到这种行为过于残酷而逐渐被废除。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俑,可能是用茅草扎成的草人,孔子称之为“束草为人形”的“刍灵”。后来,又发展为用木偶人陪葬,大体上可以看出有些像人形,古代统称为“明器”。

秦汉以后,由于制陶业的发展及普及,陶制俑又逐渐代替了牛、羊殉葬品及木俑。从陪葬俑的逐渐变化过程可以看出,手工业的不断进步,推动人类文化不断发展,并使一些陋习被废除。丧俗艺术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革,因而便出现了像秦始皇兵马俑那样壮观的随葬规模。

不可否认,陕西的兵马俑,就正是这样的一种形式。

唐宋之际,随葬明器及俑仍有一定规模,丧俗文化又融入外来文化的因素,加上中国道教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灵魂升天的“生命二元论”信仰更加普遍,与之相关的丧葬及祭祀用品也出现了新的形式。

造纸术发明并成熟以后,纸被运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到北宋时期,烧纸俑、纸马开始盛行,纸扎成为宋代以来丧葬习俗艺术的主要类型之一,遍及中国各民族。纸材料的诞生和普及是纸扎艺术发展的首要条件。

明清之际,纸扎成为丧俗和鬼节的主要用品。

值得注意的是,自宋代以来,丧事必需供佛,或请僧道为死者祈祷祝福,到元明清直至近现代一直延续这种风俗习惯。丧祭过程中要用纸钱、纸人、纸马、纸房子、纸供具。

考古发掘及有关史料表明,唐宋之前,绝大部分俑和明器,是用不易腐烂的硬质材料制成。如石器、玉器、漆器、青铜、陶器、瓷器等等。

宋代之后,随着佛、道文化对民众的影响,焚香、烧纸、焚烧纸人纸马便随灵魂升天的“生命二元论”意识而逐渐兴起。人们或因表达对死者的哀思,或利用悼念形式减轻对死亡的退避、恐怖之情,或者出于相信死者的灵魂存在而彼此转生,死者家属都要尽其义务,按当地风俗习惯,进行各种丧葬活动。

这也是为什么盗墓贼对越古老的墓葬越是感兴趣的原因,明清和民国时代的墓穴,相比之下,就没有那么多人问津了。

百姓对鬼魂有了多种解释,有时认为鬼魂可有可无,有时又使之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把奇怪的不可思议的事说成是“出鬼”,又把某些疾病说成被死者鬼魂所缠而致。这种迷信观念是原始鬼魂观念的发展和衍变,人们的鬼魂意识也失去了它原本的含义。

在丧葬用品中,从俑、冥器到纸人纸马的衍变,表明了民俗艺术的沿续和发展,是生存在民间社会的“活化石”。

明清之际,纸扎成为喜丧俗和鬼节的主要用品。


状态提示: 第一百四十五章 纸扎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百四十五章 纸扎人(2/2) 返回《魅影迷踪》目录下一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二胖(快捷键→)

推荐阅读魔门败类网游之九转轮回左道江湖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快穿之被大佬盯上了重生青梅逆袭记绝地求生之禁服王者流逝空间逍遥文明每天三次狩魔副本我若修仙法力齐天农园医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