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东流符,可以赦令四方江河湖海,唯我调动,与唤水珠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这次的万里长江水是老人的碗中水,又与背长龙骨的泥鳅相伴多年,水重不可想象。
道无想轻轻的吹了一口气,符箓缓缓漂浮,落在江水中,沉入江底,霎时,紫金色从江底开始,渲染了整条长江,泥鳅抬起高高的头颅,眼神幽怨的看着变色的江水,不停的折腾自己的身子。
江底波涛汹涌,江水不停的冲击着紫金色符文,紫金色逐渐变得暗淡。
道无想和郑和将浪花的尾巴打散,双双一跃而起,道无想再次手画符箓,金钟远御符,一口口金钟从天而降,罩在泥鳅的头上。
郑和挽出枪花,又一具兵家战神横空出世,一拳打在泥鳅的脸上。
这一具的兵家战神要比先前的那一具小很多。
兵家战神,佛家金身,道家法相,都是凭借着一口气幻化而出,当年三人之所以不敌锁沦大帝一人,就在于这一口气,他们咽不下这口气,但也不是想出就能出的。
郑和与兵家战神融为一体,又是一拳,擦过泥鳅的大头,差一点就可以碰到那根金色脊骨,这次泥鳅学到了教训,不再露出身体,只是控制着江水,与两人对峙。
站在下面,始终没有出手的忘禅,一直保持着抬头的动作,那具金刚金身手握金刚杵,另一只手上面漂浮着两只金色鲤鱼。
鲤鱼不停的翻滚着身体,从它们的身下,不断的流出金色云朵。
等到金色云朵遮蔽住金刚的身体后,诵经声起,一言一句皆为金言。
与凶兽酣战的兵家战神开始向后倒退,璀璨的长枪上沾染了一些黑渍,凶兽的体型较之前,缩小了将近一半。
那条泥鳅从水中探出头,好奇的东张西望,扑通两声,两条金色鲤鱼钻进了水里,一条逆流而上,冲向泥鳅的下半身,另一条彻底沉入江底,消失不见。
忘禅睁开双眼,身后的金刚金身亦是如此。
金刚怒目,金刚杵砸向泥鳅背上的那根金色脊骨,泥鳅自知不是对手,便想要躲进水里,用万斤江水迎敌,就在它想要入水时,一朵朵紫金色莲花拦住它的去路,一口口金色大钟再一次罩住他的身体,兵家战神不停的挥动拳头,砸响大钟,振聋发聩,泥鳅有些晕头转向。
那两条金色鲤鱼也开始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身下翻涌出无穷尽的金色云朵,泥鳅被身下的云朵拦住去路,云朵从它的身下开始蔓延,覆盖了它将近一半的身体。
还有一条潜在江底的鲤鱼,身边涌现金色云朵,不断侵蚀长江水。
此时,天空中的老人也不再旁观。
那个白瓷碗悬停在他身前,老人从袖子里掏出一根竹棒,竹棒两侧各有一条白线,白线发出淳淳酒香。
老人用竹棒轻轻的敲击着白瓷碗的碗口,发出轻微的响声,每敲动一下,竹棒中就流出一滴水滴,滴在碗底。
不到一刻钟,水滴已经覆盖了整个碗底。
竹棒变得黯然失色。
老人叹息一声,又敲了一下,只不过这次敲得是碗底。
凶兽听闻响声,扭身便跑,由黑云凝聚而成的身躯,再次化整为零,一缕缕黑云逃窜到各个角落,只有最细小的那一缕,来到了老人的面前,环绕着白瓷碗,发出垂涎欲滴的声音。
老人收起竹棒,伸出一手,黑云停靠在上方,变成盘子形状,老人将碗底的那一口酒,倒在盘子上,盘子开始沸腾。
黑云不断变大,凶兽再次现身,身躯比第一次还要大上一倍不止,速度之快,瞬间来到泥鳅身后,一掌拍碎大钟,扫尾将金刚杵拍飞。
道无想的那些莲花,也为他人作了嫁衣,只见老人将头上的枯木簪子扔到半空中,簪子变成了一座巍峨大山,压在莲花上面。
要不是郑和眼疾手快,拉住道无想,恐怕就不是那些莲花烟消云散了。
修道境界共分人,地,天,神四层。
天境又细分天坎,天威和天势。
天坎境是地境进阶天境的第一道门坎,只有安稳度过,以后才会拨开云头见日出。如果迈不过,或者迈过去的时候,崴了一下脚,那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瘸腿走路,总是不方便的。
道无想,忘禅和郑和三人皆是如此。
三人身为三家后人,从出生开始就被囚禁起来,终日不得与人相见,这样的修道,悟道,总是不完整的,好像缺了一些俗气。
市井小民有俗气,却没有诗意,青年才俊有诗意,却没有酒意,江湖中人有酒意,却没有道义,修道山人有道义,却又缺了俗气,兜兜转转,一圈一圈,都是不完整的。
道无想和郑和降落在忘禅身边,忘禅掌心出现一道细小的伤口,伤口渗出金黄色血液。
道无想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手帕,忘禅缠住手掌,化掌为拳,垂立在身体两侧,罕见动怒道,“我们三个,砸了它。”
郑和咧嘴一笑,长枪依在,战神不倒。
道无想哈气连连,朵朵莲花,道袍崭新。
周天申也加入了战场,这次没有使用斧刃和剑芒,而是站在三人身后,催动灵力在四人身前各加持一道结界。
空气泛起涟漪。
郑和率先出手,那具兵家战神随他一起高高跃起,枪尖闪过一抹流光溢彩,砸在恢复如初的长江水中,江水滔滔,倒流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213818/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21381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五十二章 义情儿郎)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水眠乡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