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少爷。”众人忙轰然应道。
一晃眼,便是正月初十,漳州的五百里加急也姗姗送达京师,正陪着蒋太后看戏的嘉靖听闻禀报后,登时就有些坐立不安,能否招安东兴港,对他而言,影响颇大,不仅关乎他的声誉和威信,也关乎大明东南海疆的安危,他自然急于想知道结果。
见他心神不宁,蒋太后心知有紧要政务,微微沉吟便道:“皇帝有重要政务,就先去忙吧?孝心到了就够了。”
嘉靖巴不得她这一说,当即起身行礼,道:“谢母后体谅,儿子先行告退。”
一路急赶着回到乾清宫西暖阁,嘉靖略微检查了下火漆,便剪开信封,将王廷相的来信细细的看了一遍,他眉头便皱了起来,听调不听宣?朝廷不得插手东兴港事务,这算什么?胡万里想割据小琉球?还要在小琉球设一府二县?东兴港有多少人口?开发程度有多大?怎的开口就要设一府二县?火炮铸造作坊呢?怎的一字未提?
缓缓踱了几圈,他便反应过来,胡万里要在小琉球设一府二县是为了移民!是为了大规模移民!如此说来,东兴港的人口并不多,想想也是,才经营五年的东兴港,能够有多大的规模?但是他的火炮铸造作坊那么大的规模是如何形成的?是在虚张声势?东兴港舰队的火炮都是从弗朗机人手中购买的或是缴获的?
“皇上,首辅张阁老在外求见。”黄锦在门口躬身禀报道。
张璁?胡万里给他回信了?还是孙光辉给他来信了?嘉靖停下脚步道:“让他进来。”
张璁来的很快,进门窥了一下嘉靖的脸色,便快步上前跪下道:“微臣恭请皇上圣安。”
嘉靖开口便直接问道:“孙光辉可有去过东兴港?”
“回皇上。”张璁忙躬身道:“不曾去过,东兴港不允准。”
不允准?嘉靖眉头微蹙,为什么不允准,东兴港是怕被探知虚实?微微沉吟,他才道:“秉用,东兴港的实力或许要比展现出来的更弱。”
听的这话,张璁心里一紧,这主子难道还没有完全打消围剿东兴港的念头?微微沉吟,他才道:“胡万里给微臣回信,愿意接受招安。”
“他是愿意招安。”嘉靖冷冷的道:“听调不听宣,不准插手东兴港事务,这就是他接受招安的态度。”
暗自腹诽了一句,张璁才回道:“皇上,所谓的听调不听宣,不过是胡万里为求自保的无奈之举,他深受圣恩,却悄然在东兴港培植自己的势力,自然没有脸进京面圣,也担心皇上降罪,便是微臣,他也是没脸见的。
至于不准朝廷插手东兴港事务,胡万里在信中说的很坦然,他要将东兴港,将小琉球建成一个特区,行政、赋税、教育、兵制、律法等各方面都迥异于大明的特区,为朝廷大力推行新政,革新之前驱,而且欢迎大明的士子甚至是官员前往小琉球参与交流,一同见证。”
特区?嘉靖一怔,王廷相在信中并未提及这事,看来,胡万里不愿意其他人知道这事,不过,这口气也忒大了点,建立一个与大明各方面都迥异的特区,不用说,肯定是要比大明现有的各种体制制度还要好,这家伙如此大才?
撇了撇嘴角,嘉靖才道:“他既有如此雄心壮志,何不干脆在小琉球立国?”
“回皇上,胡万里在信中提及这事。”张璁躬身道:“小琉球虽是孤悬海外,但距离福建太近,在日后以海洋为主的战争和海贸中,有着无可替代,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不能做为大明的藩属国,必须完整的纳入大明疆域。”
嘉靖迟疑的问道:“以海洋为主的战争和海贸?”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20807/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2080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61章 特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塞外流云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