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胡卫东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为了避免让鬼子过早盯上这里,这个油田的总储量必须保密,希望你能理解,仲拱。”
李四光虽然有些遗憾,但考虑到抗战大局,并没有提出异议,而且他也需要时间整理这段日子的各种收获,以进一步完善目前还很不成熟的地质力学理论。
注1:1928年,李四光在那一年的《现代评论》(1928年第七卷、第173期,第8-12页)上发表《燃料的问题》初步提及这一观点,1935年到1936年间他在英国讲学时,又写了一本《中国地质学》,其中提到“东海、华北有经济价值的沉积物”,实际指的就是石油。虽然并未展开阐述,但第一个提出“陆相地层也可能有大油田”的是李四光是毫无疑问的,而绝非是1940年以后才发表相关论文的潘钟祥、黄汲清等人。
而且,李四光一直以来的观点其实是否定海相与陆相地层这个分类对于成油的影响,即是说,只要沉积与储集条件符合要求,就可能有大油田,与该地是海相地层还是陆相地层无关,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论断,而潘钟祥、黄汲清等人的观点中虽然提出陆相可以生油,却还是放不下海相、陆相的概念,两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18095/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1809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三十四章 根据地建设(下))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那年那兔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