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艘炮船的战力,基本上也就相当于是具有下层炮甲板的硬帆型28炮风帆护卫舰了,使用的火炮折算到西洋算法,相当于是每册船舷下层炮甲板6门32磅炮、上层8门24磅炮。火炮数量不多,然相较于后世的风帆护卫舰每一门火炮的吨位都大了一些,这主要是考虑到了使用战舰对岸轰击城墙的需求——后世列国造出风帆护卫舰的时候,他们的敌国也有了强大的岸防炮台,用战舰和岸防炮台对轰无疑是不明智的,但是如今这个时代吴越的敌人还没有岸防用火炮,所以对战舰的充分挖潜当然很有必要了。
实战的结果让两位水师将领都很满意,船炮配了比野战炮更加灵活的炮架制退机构,开火的时候火炮炮身可以灵活后座,卸掉绝大部分的力量,没有发生在实验船上时那般火炮的连续射击后座撕裂固定炮座用甲板的问题。而且舰炮的无需移动,很显然也让人看到了一种发展人力移动极限以上远程火炮的契机——实战中一些射到开京城内的炮弹,说明比野战炮更大一圈吨位的舰炮,在射程上也明显是有优势的。
吴越海军将领自己都非常满意的作品,高丽棒子自然应该更加满意了,日本人在炮火的掩护下,当夜就攻破了开京和汉京的城墙城楼,直接掩杀进去和两处的御营厅兵厮杀,在两座城市内,高丽人留下的兵力总数也有万人以上,却架不住日本人有备而来。经过两天的血腥巷战,开京城几乎被彻底杀空,除了八千多战兵战死之外,尚有七万多人的平民惨遭屠城,汉京城的命运稍好一些,战兵虽然没有能够幸免于难,普通百姓却稍微受到了一些优待,没有屠城——之所以战前吴越人要求如此安排,在高丽统一三韩各国之前就已经是高丽的国都了,而平壤和汉京是高丽消灭甄萱的百济和金傅的新罗后分别夺过来的。高丽政权是需要消灭的存在,所以开城自然不能幸免。
唯一的麻烦是,因为日本兵是沿着汉江登陆偷袭的,所以当时没法第一时间把开京彻底合围。在日军攻破外城的次日一早,高丽光宗王昭就带着五百侍卫禁军骑马从城北逃走了,丢下了他的百官、部队和臣民,往北边的平壤逃去。两日后开京被屠城的时候,王昭已经缩进了平壤城严防死守。
又旬日,南线的高丽军队大多崩溃,或投降,或在听闻两京失守的消息后慌乱回防,被日军从背后掩杀大乱,死者无数。原本高丽人因为身居北方,牧场不少,骑军数量相较于日军还是有优势的,这也是高丽人原本在北部边军回防后能够在野战中撑那么久的原因。这一次溃败之后,战马也跟着损失无数,高丽人守城挡不住火炮之力,野战又没有机动性,只能是缓缓等待失血亡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17631/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1763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429.第429章 仁川登陆)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无财无能言财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