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主动为两人让开一条通道,让扶着少年的汉子可以通行无阻。再次见到汉子,罗横却比方才在法场之上轻松了不少,双手抱拳行了个礼:“在下罗横,是这虎啸堂的堂主。敢问好汉大名!”
壮汉扶着少年没能抱拳行礼,以点头代替:“在下卢象升,这是我兄弟张乐龙!”
罗横抱拳还了个礼,目光中尽是欣赏:“二位武艺了得,罗横甚为钦佩,若能活着走出虎啸堂,罗某斗胆想与二位结为兄弟!”
卢象升对罗横在方才战斗中的表现也甚是吃惊,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指挥着看似散乱的队伍进行有效的反击和撤离,这需要何等的镇定和智慧?征战沙场多年的卢象升,亦对这个三十出头的少年颇为欣赏,若是能为大明所用,何愁大事不成?而此刻罗横之意也正暗合了卢象升的想法,凝重的面se挂起一丝欣赏的笑容:“如此,卢某便托大叫一声罗兄弟了!”
罗横眼角音泛热泪,重中的点了点头,呼出两字:“大哥!”
随着火枪队的逐渐逼近,虎啸堂大门已经被冲破。众绿林在第二波冲击中死伤殆尽,罗横回首看了看不断倒下的兄弟,再回首看着这个刚结义的大哥时,目光中却诡异的满是欣慰:“大哥,你先带乐龙兄弟撤离,由小弟殿后!”
卢象升略加思索,便点了点头:“好,大哥在外面等你!”
言罢,两人惺惺相惜的目光这才断开了来电,目送着卢象升扶着张乐龙走进了地道,罗横关上了地道开关,展开了手中折扇,与虎啸堂最后几个兄弟一起战斗。直到只剩下罗横一人时,清军火枪队撤离,转而是由手持长矛和朴刀的步兵发起最后一波进攻。
本就身受重伤的罗横,再一回合的交锋后,拔出砍在肩上那柄朴刀。踉跄着后退了几步,跌坐在猛虎图下那张梨木雕花椅上,目光如炬般紧盯着鞑子。
清军一名身穿铁甲,显然要比普通士兵高出不少等级的人从清军队伍中走了出来,抬起手中朴刀,指着已经呼渐微的罗横,杀气腾腾道:“说,地道通往哪里?”
罗横打开手中白折扇,轻摇的扇叶,掀起一丝微风,撩拨着肩上几缕散发,饶是一身伤痕,依旧气定神闲,语气如同嘴角扬起那丝诡异般释然:“去问阎王吧。”
“反贼,死到临头还嘴硬!给我杀!”
一众士兵举起手中长枪,猛然冲了出去,体力早已透支过度的罗横再也躲不开这致命的冲击。任由长枪伴随着剧痛刺入身体。鲜血染红了长枪,突破了喉锁,溢出嘴角。那丝诡异的笑却是更盛!手中白折扇在罗横的手指支配下,未沾鲜血的几处扇骨发出声声脆响随即燃烧。集中全身最后一丝力气,挥动手臂,燃烧的折扇以完美的抛物线落向身后虎啸堂匾额之上。
巨大的轰鸣,阐释了罗横那诡异的笑,灭尽了那儒雅却不失豪爽的声音,也燃却了那身傲然、潇洒……
;
第十章 君有意,臣莫语(1)
已经顺利从通道潜出京城的朱青峰众人,身处西直门外的一片小树林里等待着罗横的到来。当震耳yu聋的轰鸣声响彻云霄,耀眼的火光越过墙头腾上天空之时,尽管在场之人没有一个言语的,但却都彼此心照不宣的知道了罗横的下场。位处人群边缘的卢象升,双目如炬死死的盯着京城上空的黑云,脸上布满了惋惜与痛苦。身旁的张乐龙,将手放在卢象升的肩膀上以示安慰,尽管没有言语,但脸se也与卢象升一般严重。
当众人自发的沉默吊唁过后,现场逐渐响起稀稀疏疏的议论声,震撼之中清醒过来的卢象升突然跪倒在地,惋惜的双目锁定着京城方向,似在回忆着与罗横临别前那一幕。似在缅怀罗横那份忠肝义胆,那腔报国热血,那一曲宁死不屈的惊天动地,不觉间,滴滴晶莹已经顺着那刚毅的脸颊滑落:“罗堂主,今生,你是我兄弟,来生,卢某还要与你并肩作战!”没有花言巧语的几句肺腑之言,简洁、质朴,又是如此的雄浑厚重……
张乐龙将手从卢象升的肩膀上挪开,扭头看向京城上空那久久散不去的黑雾,语气深长道:“虽与罗兄弟仅一面之缘,但一眼却胜万年!比起朝中那些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所谓重臣,罗兄弟比他们强上千万分!若我大明多几位像罗兄弟这般义士,闯贼清廷、安能踏我大明江山半步?”
距离卢象升和张乐龙不远处的李烈赵重二人情况也差不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李烈,若不是被‘男儿有泪不轻弹’的道德束缚着,怕是早已痛哭起来。在场所有人,唯李烈与罗横相交最深,此番众人能顺利的来京城组织营救太子的行动,也多亏罗横帮忙。就在刚才还和罗横有说有笑,这一眨眼罗横便先走一步,这种毫无征兆的离别痛楚,令李烈一时间无法接受。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171876/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17187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 2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