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宛苏州愁
四月的苏州河畔,柳影朦胧,花香暗袭,月儿冷清清地坐在书房,父亲去天津洽谈生意,只有一些佣人,影子一般无生机地在厨房和庭院晃来晃去.月儿的绣楼和书房除了一个木衲的丫鬟来伺候,多半时候月儿让她去外面帮忙,尔后自己一个人静静地看书、绣花,竹窗外,竹影绰绰,班驳的摇曳在粉墙上,勾出幻化的影子,也勾出月儿的满腹心思,遣散不去,成串的泪珠也划落不去忧伤和悲戚...
母亲在月儿幼时因为一场重病在一个烟雨凄凄的黄昏,抚着月儿柔柔的秀发,纤若苍白的手紧紧握住月儿同样纤若的手,眼里千万个不舍地泪眼婆娑的将女儿抓牢在视网膜......魂魄终于袅袅离开,拥抱着女儿的哭声,不忍阔别,天地间一片雾雨茫茫,鸟儿飞远,不忍看母女惜别,花儿颔首,不忍听断肠声.....
从此,每到母亲的忌日,总是阴雨连绵,把四月的相思和忧郁漫天的播撒...父亲总会在这几日借拼命的忙来排遣心中的痛苦,缄默的父亲,和本来就娴静的月儿几乎无话可说,只有在母亲美丽的遗像前女儿的泪珠和父亲强忍的抽嘘的背影,在黄昏的雨滴声中沟通和连接.父亲没有续弦,谁都知道这个柔弱的女儿是他的掌上珍珠,虽然他从未说过,从他每次远门时那放心不下的看女儿的忧虑眼光,仆人都心知肚明,每次都知道他要交代的是甚麽.千里牵挂,却无法在忌日敢让自己静下来,怕思念的痛苦酷刑般的折磨,所以选择苦役般地奔波以图忘却......独留下只能守在闺楼的月儿,把对母亲的思念和雨忍吞......
古琴低缓哀怨地连结着黄昏的渗透,不觉中,青色的飘拂的窗纱,写下黄昏的符号,悄然地透出一丝丝凉意, 月儿挽过一丝白色披肩轻披在不禁风寒的羸弱的身上,想起这柔软飘逸的披肩还是母亲所刺绣,更禁不住的珠泪滑落,滴滴沁透衣衫...
...
远处隐隐传来风铃的声音,若隐若现,一只孤零的飞雁哀鸣着飞过黄昏的窗前,划过一道泪痕般的长空云迹,阴昏昏的云快挂不住般,越来越低地垂降下来,风中箬箬的垂柳呜咽着呼唤着飘飞的柳絮,花瓣漫天翻飞,泣零地与窗下的弯弯的水儿挽手西去...
一片纤飞的叶子,柔柔地飘进窗来,落在扶弄琴弦的月儿苍白的手上,翩翩欲语,不忍离去,月儿捧起它,飘忽的叶儿用弱若的叶尖儿扶动琴弦,一曲高山流水,平日里母亲最喜欢给月儿抚奏的丝弦乐,风儿柔和地抚弄着月儿长长柔柔的秀发,片片的梅花瓣如泣如诉地温柔地包绕在月儿的裙边、丝绣的白的外披肩上,曳地的丝裙上满是花瓣,粉色的梅花花瓣,像母亲爱抚的手...月儿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般无声地滑落,她环顾闺房四周,轻吟着"母亲"...她清晰地铭记母亲从她幼年就总是指着窗外的梅花讲述为甚麽家里种满了梅花,细声地温柔地抚着月儿的秀发讲述梅花的傲风雪,纯洁高尚的风节,嘱咐月儿珍爱自己,当时朝中作官甚至奉为至高的亲属有好几位,常常因为牵连满族诛灭的事时有发生,加上边关战事纷纷,母亲的两位兄台都在边关常年征战,由于过度的牵挂和担忧,本来就柔弱的母亲,总是药不离口,看着同样柔弱的月儿,母亲又重重地添上忧愁,父亲常常望着这一样羸弱善感的母女,眼中充满疼爱和不忍.母亲常常放下针绣,惆怅地提笔,月儿在一旁细细的研磨,看母亲把满腹的忧郁化作墨迹点点,和谆谆的叮咛,母亲留下的诗词多是吟梅词,鼓励自己,也鼓励月儿...所以,恰以此情此景,月儿知道是母亲过度思念自己,阴魂不散,不去仙界,依然在自己的身边,日日陪伴着自己,她闭上了眼睛,感受着母亲的爱怜,用心语和思念的母亲对话,泪水打湿了琴弦,打湿了飘飞的叶儿和裙绋上的花瓣...
月牙儿已上柳梢,守望着一弯迂回的江南古镇,陪伴着苦苦思念的母女亲人......
...
父亲的运盐车此时正急行在逶迤的眉山山道,本来未及如此急匆赶回,看到当地张榜又在全国急招武状元,知道边关战事又吃紧了,怕女儿有闪失,所以不等全部谈妥生意,就日夜兼程地赶回苏州.深夜的山道,猿猴的叫声,提醒着一抹煞气,山中的瘴气,雾雾朦朦,崎岖的山路,路旁低垂的树,将露水沁湿夜行人的疲惫...
忽然,从叉道上冲出一群蒙面人,嘴里喊着杀声,冲将过来,措手不及的盐商车队顿时慌乱起来,随队的保局的人也是战了个落花流水,看来对手不是一般的响马贼,而且对方明显是要抢他手中的商会的密拟的上报朝廷的官商勾结,私抬粮价官、商名单和奏折,招招都冲他而来,而且其中有人喊着他的名字...江慕反应过来,料到是商会中和他作对的对手与知府派来的人,由于江慕的夫人,也就是月儿的母亲,乃当朝郡主,所以无人敢明着整他,当年 由于牵扯进一个同籍苏州人士的案件,被受连累,自找台阶而要求回原属,当时皇上并不同意郡主前行,但郡主执意要随夫君一同赴苏州,皇上无奈,只好答应,于是月儿便随父母定居苏州,远离皇室,再加上母亲恬淡娴静的个性,一家人在苏州没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171260/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17126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 2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