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父那里学来绘画一艺后,已经数年没有动笔,下手难免觉得生疏,练习了足足一个时辰,方才掌握绘画格调。
提笔运转,淡墨横飞,画中的场景,被他一一描绘出来。小桥流水,雾雨霏霏,竹影婆娑,在他的笔下被描绘出来,丝毫不比原画逊『色』。只是原画中那撑着纸扇的江南女子,被他换成了另外一个人。
一袭白衣,面带着特有的微笑,一手挣着雨伞,一手握着一柄长剑,在秀丽之间,平添了几分英气,正是他的师姐梁湘菱。
收笔停止,望着画中实实在在的人物轮廓,倍加难过。
天高地博,人海茫茫。
你在这个世界的哪里?今生,可还能相见?
你是否在心中挂念着我?
他开始讨厌这个世界,仅仅讨厌这个世界太大。
夜更深,雪更白,天地更加苍凉。
“吱呀”一声,屋门被推开,一股清冷的寒气,伴着几点飘雪,飞进屋来。抬眼看去,却是杨环玉推门而入,她一身橙黄衣裙,羊绒绣边,衣发上站着点点白雪,脸『色』愈发红润。
自从她身体里被注入颜骥的麒麟血、凤血以来,渐渐觉得自己精神异常的充沛,能吃能喝,却不能睡,每天深夜翻来覆去地睡不着,第二日依旧是精神抖擞。起床转了几圈,见颜骥的屋中灯火通明,想来这呆子也没有睡觉,便想过来一看。
颜骥心下一慌,忙把画纸折了起来,紧紧握在手中,不让她瞧见。杨环玉眼光敏锐,隐隐看到了画上内容,立马跳了过来,笑道:“你画的什么啊?好像是个女人呢!快给我看看。”
说着,开始伸手去夺他手中画纸。
颜骥不想被她看见那张画,手一躲,背在了身后,道:“没、没什么,画着玩呢,画得太丑了,不好看。”
他越是不给看,杨环玉心中越是好奇,拽着他的胳膊再次去抢,口中不断说道:“不行,我一定要看,快给我看看,我看看你画得是什么人?”
听她说要看自己画得什么人,颜骥更是不敢让她看画,一只将画纸高高举在头顶,另一只手指着墙上的原画,道:“我照着墙上那幅画,画着玩呢,画地就是墙上画里的那个女子。”
两人争夺的动作,颇像是少年孩童,抢夺心爱的玩具。
杨环玉看着墙上挂着的画,目光忽然低沉下来,停止了抢夺的动作,低声道:“原来画得是这个,这幅画是哥哥画的,哥哥很聪明,很小的时候就能读书写字作画了。”
悲沉片刻,杨环玉忽然抬头,兴致冲冲的道:“你也会作画呀!”
颜骥点了点头,呐呐的道:“是、是呀,学过,就会了。”
“对了!”杨环玉一拍手,欣喜地笑道:“你也给我画一副呗!”
“给你?”颜骥皱眉道:“画什么?”
“画我呀!”杨环玉忽然抓住了他的胳膊,扯着他手臂道:“给我画一张我的画像。”
颜骥没有拒绝,问道:“你想怎么画?”
“怎么画?”杨环玉昂头思虑着,忽然道:“就按照墙上那幅画,那样画呗,把画里那个人换成我!”
“不行!”她忽然又改变了主意,道:“那样也没意思,不新鲜,你把小河呀,竹子呀,换成荷塘吧!”
颜骥没有睡意,闲下来又无事可做,便答应下来,整顿纸墨,开始执笔。
清清荷塘,宽广无边;田田荷叶,遍布池塘,有的出水很高,有的浮在水面。雨伞一般的荷叶之间,依稀有几朵盛开的莲花,清丽脱俗,出淤泥而不染。
湖心,一叶小舟顺水飘『荡』,穿行于荷丛之间,舟上采莲的少女,自然就是杨环玉。她开颜轻笑,采着一朵白莲,轻轻嗅闻着淡淡荷香。
一副《采莲》水墨,在颜骥的笔下,缓缓勾勒出来,带着浓厚的江南韵味。杨环玉手中的白莲,则是他借鉴骆冰的法宝“九瓣白莲”画出来的。
杨环玉安心等待,看着“墨宝”将成,嘴角渐渐『露』出笑意,忍不住夸赞道:“没想到你这呆子还有会这种本事呢!你真厉害!”
颜骥停下手笔,对“呆子”这个称呼很是厌烦,皱眉道:“为什么叫我呆子?”
“我娘说的呀!她说你是个十足的呆子。”杨环玉随口说了出来,见他停笔不动,又催促道:“快点用心画呗!别分了心,毁了这幅画!”
约莫两个时辰,画成落笔,杨环玉拿着珍宝一般的《采莲图》,欣喜开颜,不断夸赞着颜骥:“我以为你就会烧火劈柴呢,原来还有这么个本事!”
望着墨宝,总觉得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忽然打了个激灵,道:“以前听哥哥学画的时候,常说起作画题诗,是了,这副画上面还少了一首诗呢!你再提一首诗在上面。”
颜骥脑中有些烦『乱』,问道:“你想题什么诗?”
杨环玉脑中也是一片空白,道:“我哪知道题什么诗呀,我很少读书写字的,以前听见哥哥摇头晃脑的读书声,我就头疼。你自己想想呗,最好不要别人写出来的诗,那样多没意思呀!”
颜骥心烦意『乱』,他在三清观里读过的书,都是些道家典籍,养生宝典,胸中没有那种意气奋发,或是清幽流转的风『骚』文采,哪里能题诗作对?
挠头抓耳,绞尽脑汁,才写出了四句不具文采的杂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170770/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17077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 30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