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边缘,停下来。开阔的视野,四周的景色一览无遗,一股山河就在脚下的感觉悠然而生。
难怪古代的帝王都喜欢登山封禅,那种身处高处俯览众生的感觉,确实能给人极大的满足感。
看到晁力走到岩石的边缘,刘宁担心的喊:“小心,不要往下看,我刚才上去了,直想往下跳,邪得很。”
李京说:“站在高处都有想往下跳的感觉,不过晁力,你站在那里太危险,赶紧下来吧。”
晁力站的地方,宽不过一米,下面离地面至少有十几米,从上面看感觉还要更高,有恐高症的人估计早就腿软了。
不自觉的看了一下下面,晁力竟然也生成一种跳下去飞翔的想法,同时体内好像有一种力量把他往下推一样。
晁力把双脚一沉,牢牢的贴在岩石的表面。
对于体内涌起的那股力量,晁力就开始打起拳来发泄,同时也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
第四章 武艺
晁力的父亲叫晁国,母亲在他很年幼的时候就去世了,他还有一个大他三岁的哥哥晁文,此时在京师上大学。.
晁国早年当兵,参加过80年前后的自卫反击战,立过二等功,转业回家后就开始倒腾干货。
那时候他的战友大部分也都转业回家,一起爬过尸体的战友感情那不是一般的铁,不少分配到政府部门的战友对晁国的生意也是尽量的照顾。就这样,晁国一家成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富起来的人。
高平地处中原,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乱世的时候,过兵要祸害地方,过匪也要祸害地方,于是自古高平的百姓大多习武自保,也养成了彪悍的民风。
民风彪悍在和平时期就代表治安不好。家里有了钱,晁国就开始担心家人的安全。他自己没什么,那时候的劫匪都是些混混出身没有什么高超的手段,晁国本身也会几下子,也没想请什么专业的保镖,就是找以前的师兄弟要了几个不错的徒弟在身边帮衬。
晁国父母去世的早,后来妻子也去世了,世上除了他那个不争气的弟弟,就剩下了这两个儿子。
他也想找人保护儿子,可没有千日防贼的,求人不如求己,晁国就开始为两个儿子物色的好师父。
那时候《射雕》《神雕》《双骄》在电视里热播,晁国受这些电视的荼毒较深,觉得绝世高手都是老头子,于是他就按这个标准给晁力哥俩找师父。
就这样还叫他真找到一个,名字叫张富,没有什么亲人,大家都叫他张老,70多了,华发童颜、身手矫捷,往那一站还真有些仙风道骨的样子。
晁国初见张老时就被这风范折服了,心中就认定这就在隐藏在民间的绝世高手。不过嘴上还是问了一下,张老师承哪个门派。
“我自幼习武,年轻时走遍大江南北,50岁前学遍天下武艺,而后隐于山林,近日才将生平所学融会贯通,创出一套天下奇学。”
晁国听到这,那嘴巴就笑道了耳朵根,“敢问前辈,您这套奇学叫什么名字。”
估计张老也没什么文化,名字也起得直白就叫“神拳”。
晁国又问张老对他两个儿子什么看法。
“根骨奇佳,当做我的衣钵传人。”
当日晁国就摆酒把张老接入家中,让晁文、晁力磕头拜张老为师。
要说这个张老虽然吹嘘的厉害,大本事没有,真本事还是有一些,一些拳法的起源和原理讲的头头是道,只是他学的太杂,没有一门武艺是精通的,多是些套路,花架子。
于是两兄弟就从大小洪拳练起,接下来什么太极、八卦、谭腿、连环腿,反正张老变着花样教兄弟俩。
当时兄弟两人也受电视荼毒很深,看张老竟然会这么多武艺,一时惊为天人猜测师父是当今五绝之一,于是练起武来起早贪黑甚是卖力。
几年下来,张老的本事忘得忘,记得的也教的差不多了。于是他就开始自创武艺,第一个就是“降龙十八掌”。
晁文年纪大,脑袋聪明在学校也是尖子生,时间长了张老的底细他也能看出来,于是对于学武也没那么热心了。
晁国这今天生意越做越大,社会迅速发展见得东西也多了,明白“功夫再好,一枪撂倒”。也明白功夫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不过他并没有把张老当骗子赶走,毕竟这些年张老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对待自己的儿子就想对自己亲孙子一样对待。“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晁国做生意长年在外,他也希望家里有个放心的老人帮忙照顾孩子。
不管张老创什么“九阴真经”“左右互搏”教自己的儿子,只要不创“葵花宝典”,晁国也就随他去了。
晁力练武的尽头一直没变,除了上学就是陪张老实验他新创的武功。张老教兄弟俩练武的时候,很注重武德的教育,给他们讲了很多历代武术宗师的事迹。所以兄弟俩从没有仗着武艺惹是生非,要知道他们这一代,家长怕孩子练武吃苦很少有逼孩子练武的了。
就这样张老到前几年去世前就一直带着晁家,后来重病弥留之际,他拉着兄弟俩的手说:“我知道你们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170468/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17046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 1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