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一眼就洞穿了他们的计谋。当今天下之中,唯一令信长畏惧的,只有武力、战术均高人一等的上杉谦信。
谦信至今仍然无意上洛,只在阳春之际远征,一到晚秋,便又引兵退回越後。这种毫无野心的作战方法,只是为了磨练他的攻防战技,而他本人也以此为乐。然而,这次的事情,却没有这么单纯。
既然谦信无意讨伐无父的弱子,那么胜赖当然可以反过来求助於他。再者,没落的足利将军
之子孙、濒临危机的本愿寺必定也会向他求助。
对一向以正义使者自居的谦信而言,这些弱者的乞援很可能使他改变以往的作战原则。
过去谦信之所以和信长同盟,或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吧!毕竟,和老谋深算的信玄比起来,年轻的信长只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罢了。
然而,如今的信长已非吴下阿蒙,甚至成为弱者的公敌。在无视於历史转变的谦信的眼中,或许真的认为信长是个欺压足利义昭、本愿寺等弱小势力,一心谋夺天下的野心家呢!
由於有了这层顾虑,信长一直对谦信保持高度的警戒。
当柴田胜家和稻叶一铁前去拜谒谦信时,信长曾命他们携带一座由狩野永德以洛中、洛外名胜古迹为蓝本所绘制的金屏风以表敬意,至今仍被上杉家视为珍宝。由此可知,信长早就防范著谦信,深恐他与自己为敌。在安土筑城,其实足为了防止谦信阻断通路的措施啊!……
想不到起事的徒众们却不听和泉等人的指挥,急於在越前扩大自己的势力。
事实上,他们的势力根本微不足道。即使信长无法亲自前往越前,也不会延迟在安土筑城的工作。相反的,他直接攻向大坂,致使他们有如身陷泥淖之中而无法自拔……
信长于八月间展开行动,由海陆两道攻入敦贺,一口气攻下所有的村落、小城及寺院。
信长已决意仿效长岛之战的大屠杀,以平息一向宗徒们的反抗。不论对信长或整个织田势而 言,再也没有比一向宗徒更令人讨厌的敌人了。
此地的宗徒不曾目睹僧长的残暴,因此根本不怕信长,更无法想像当这如猛虎般的大军抵达时,将会发生何种情况。
悲剧转眼间就发生了。
镇守在国境上虎杖城之下间和泉联合久末的昭严寺、宇坂的本向寺等地的一向宗徒,共同防守位於木芽岭的石田西光寺及和田本觉寺;钵伏则由杉浦法橘、阿波贸三郎兄弟及专宗寺的门徒守备;今庄、火打两城,由下间法桥及藤岛超照寺、荒川与行寺的门徒镇守;他们同仇敌忾地与织田势对立著。
河野新城被攻陷後,杉津口也在瞬间为敌人所有,此时的越前早已成为一片血海。
这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杀戮战。
参与此次起事的,除了门徒之外,还包括他们的家族及寺内的妇孺。
「--凡是信徒,都可能被煸助,所以一律格杀勿论!」
信长斩钉截铁地说。
眼见情势不对,朝仓景健乃斩了鼓动这次起事的下间和泉,表明投降的诚意。
信长并未答应与他谈和。
「认他切腹吧!」
景健死後,躲在下野村的总大将下间筑後法桥也被村民指认出来,很快地送到柴田胜家的阵营裹。此次战役的牺牲者,包括僧侣七百余人及其家族三千一百多人、信徒一万两千两百余人。
虽是为了信仰而造成悲剧,但亲见如此惨况,已足以令他们胆战心惊。就连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煽勤者,也只好连夜逃住加贺了。
消失的织田势
平定越前的乱事之後,织田势立即攻向加贺。
然而,这时上杉势已经进入加贺,正严阵以待织田势的来临。
难道两雄真会在北陆之地一决雌雄吗?
谦信必是接受一向宗徒的求援,趁著信长进入敦贺之前来到此地。
由此看来,武田胜赖的恳求及本愿寺、毛利,足利义昭等人所派的使者,果然动摇了谦信的意志。
真正导致谦信决意与信长一战的原因,是由於加实的一向宗徒洲崎景胜、本愿寺光佐的密使常上院及镇守在越中、加贺国境上的谦信部队,都传来信长在越前大肆屠杀的消息。
此时的谦信仍然无意上洛,而时序早巳进入十月,看来也该是他引兵退回越後的时候了。
「--也好,我们就留在此地与信长一战,让他见识见识我方的实力有多强吧!」
尝洲崎景胜和常上院离去之後,谦信立即在国境上展开祈福仪式,预祝此次战事胜利。接著便进入加贺,攻打与信长交情深厚的松任城之镝木赖信。
对倌长而言,松任城乃压制加贺的重要据点,一旦被敌人攻陷,後果将不堪设想。为了确保这个通往北陆的要道,信长十万火急地派出了救援部队。然而,当织田势的先锋柴田胜家、佐佐成政,前田利家和不破光治率军由江沼、能美两郡出发时,谦信的精锐部队已经攻陷松任城,而镝木赖信也阵亡了。
「什么?松任城已经落入敌人的手中?那么,敌人的守将是谁呢?」
当柴田胜家在海滨的松原听到这个消息时,不禁怒发冲冠地反问道。
「是谦信的部将柿崎和泉。如今他们正在大肆整修,准备守城哩!」
「哦,是柿崎啊!他根本不足为惧,我们一口气就可以把他赶出城去了。」
如果不是信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169997/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16999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 59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