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见大势已去,忙道:“朕自知难逃一死。唯有两件事相求。”
宇文成都笑道:“成王败寇,当今的隋皇已尽除己身之帝胄,居然还提什么要求?也好!看看你究竟想要求什么。”
杨广道:“萧妃陪侍朕多年,患难相扶。朕身死后,希望不要为难她,让她去到民间就此度余生吧!”
宇文成都道:“哼!萧妃半老徐娘,风韵犹存。家父急欲亵玩。此条件,恕在下不能答应。说说下一个条件,看在下能不能办到?”
杨广叹口气道:“也罢!怪不得朕无情了。怪只怪这些强盗事都做得如此绝。好!朕最后一个要求就是,堂堂帝王纵然一死也要讲究帝王之死法。”
宇文成都点头道:“这个可以依你!令狐行达,以帝王之死法伺候。”
令狐行达遂用白绫将杨广勒死。一代帝王就此殒命,下场凄切。
杨广一死,大隋自然完全毁了。宇文氏在扬州建立了大许政权。宇文述自称为大许太上皇;宇文化及为大许皇帝;宇文成都为大许太子;宇文恺为大许江南王;宇文智及为大许忠王;宇文士及为大许义王;裴矩为大许左仆射;黄文思仍为五品宫监领班;令狐行达为大许左翊卫将军。苟且偷生的萧妃与陪侍杨广数日的宫女王钏莉都成为宇文化及的玩物了。
镇守霍邑的宋老生也向宇文化及称臣,被封为长信侯,世袭霍邑。
趁着大乱,襄阳守将钱独行拥兵自立;镇南王任少名在封地也狂蓄兵马,割据一方;显州与一部分小州郡也相继变成各守将的割据地;竟陵守将方泽滔拥兵自立。
在洛阳这里,王世充也为应该称帝还是继续效忠隋杨朝廷拥立越王杨侗而犯愁。
桓法嗣见王世充一筹莫展,问道:“王大人是否在为该效忠于人还是统治他人而举棋不定吧?”
王世充道:“桓先生,你怎么看?”
桓法嗣道:“萧妃、杨广都对你不错。宇文化及也算是你的半个恩人。但名义上,你是杨广的干儿子。干爹惨死,君主惨死,做儿子、做臣子的都应该为他报仇。王大人,你应该在洛阳建都,拥立越王杨侗为大隋第三代皇。这样只会为你积蓄更多力量。等到时机到时,你再行称帝不迟。但千万记住,不可发兵攻打宇文一族。因为太原方面必定会与宇文狗咬狗,到时我们坐山观虎斗,岂不能成就大事吗?”
王世充一听桓法嗣之言,喜道:“先生一席话令本官茅塞顿开。”
话音刚落,杨侗就领着几名侍卫闯入尚书府。
杨侗望着王世充道:“王大人,父皇已死。你应该何去何从?”
王世充道:“王爷,大隋现在能与其他割据势力一较高下的也只有您了。下官意欲立您为天子。不知王爷可否愿意?”
杨侗毕竟年轻,不知王世充自有打算,忙高兴道:“小王知道你忠心。选个吉日让小王登基。”
王世充自然乐意,在洛阳帮助杨侗建立了伪政权。
杨侗贵为天子;王世充为太子少保兼尚书令;卫文升为中书令;樊子盖为左仆射;虞世基为阁礼;卢达为右仆射;张永通为淮阳九县都督;元文都为工部尚书;林允亮为亲皇兵总管;桓法嗣为吏部尚书;史万宝为兵部员外郎;单雄信为兵部尚书;史万玉为参军;石文雍为左翊卫将军;史仁为千牛卫;段达为户部尚书;符大用为千牛卫;秦仲连为礼部尚书;薛化为千牛卫;张镇周为洛阳总管;单安为尚书府亲军校尉;杨公卿为御林军总管;向思仁为南阳总管;宋蒙秋为司隶校尉;燕伊为御林军副总管;程洪悦为镇国大将军;长孙安世为尚书府主簿;高德儒为潼关总管;郭士衡为水军都督;升玄信为护国大将军;张金童为陈州总管;周甫为兵部侍郎;郭善才为南城总管;王林为骁骑都统。
胶南关王杨雄听说王世充拥立侄儿杨侗在洛阳建立伪政权,有意来投奔杨侗。在湄洲做总管的武士?也收到杨雄来信希望一同投奔越王杨侗。武士?在湄洲也蓄得兵马二万余,准备响应越王杨侗。
王世充这一行动让太原感到不安。李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169916/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1699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 47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