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连长。”方云坐到凳子上。
“你原来是李克同志的翻译?”
“是的。”
“嗯,好。这是给你的命令。”林土根把一份电报递给他。方云接过一看,原来是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发来的,叫他马上回中央纵队报到。
“方云,看完命令你先到营部去报道,营部会派人送你回到团部的。团部有人在等你。”林土根低头说完,对他挥挥手,意思是叫他可以走了。
方云心头不由升起一团怒火,因为他看见了林土根眼里的轻蔑。
其实说老实话,林土根不是很看得起这些秀才的。他是贫农的子弟,对这些外国回来的假洋鬼子很是看不起。他没有什么文化,会写的字还是在苏区的时候参加识字班学会的,但不影响他打仗的英勇,他是靠着一刀一枪升到了连长的位置。目前,是他的连队最艰难的时候,一个士兵对他意味着什么他是明白的。因此,他对这种命令很反感,以为是方云通过了某种特殊的关系,要逃避到后方去。所以,他一直没有称呼方云为同志,而是直接叫他的名字。
方云嘴角动了动,强烈地抑制心底里那股想辩白的冲动,想着要说什么,最后什么也没有说,因为这根本就说不清楚。他站起来敬了个军礼,转身走了出去。他弯着腰,顺着交通壕沟往营部跑去,他心里现在最想知道的就是:到底是谁要把他调回去。
“旅座,可以开会了。”副官走过来通知刘峰。他把手里望远镜放下,转身走进了指挥部——一顶宽大的军帐。在军帐篷里,已经有七八个人在等他了,是他手下的团长和跟随他追击革命军的各民团团长。一见他进来,低低的讨论声就停止了。
刘峰走到铺有地图的桌子旁,用双眼一扫这几个团长,把电报从口袋里拿出来,说:“诸位,李委员长通电嘉奖在座诸位了,为帝国争光啊。”
下面的团长们哄闹了起来。
刘峰有点自得地笑了一下,说道:“安静,请诸位安静一下。”
“匪军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薛总指挥的骑兵纵队和装甲部队已经到达全州,稍为休息后,明早就可以投入战斗。”刘峰又爆出好消息,下面就热闹了。
“那是太好了,这下匪军是插翅难飞了。”
“两条腿怎么跑得过四条腿啊,更不用说轮子了。”
……
“诸位安静,下面我命令:一团和二团作为主攻力量对渡河场正面匪军占领的小高地进行轮番强攻,三团为旅预备队……”刘峰顿了顿,“一小时后开始攻击!诸位回去准备,务必天黑前拿下对面山包!”
“张副官,请求空军支援!”
“是!旅座!”
看着手下的几位团长散去,刘峰盯着地图上革命军的防御阵地,眼里闪过一丝残忍的目光。
邓大军心里也挺窝火的。他带领的一营,是近卫团里的主力营,就是营长的军衔都要比其他营都要高上一级(营级为少校,近卫团营级为中校)。离开苏区后,几乎是被李飞耘的部队追着打。想起以前华主席在位指挥作战的时候,都是他们追着帝国军队打,现在反被帝国军队追着打,想想心里都气啊。同样的军队,为什么换了人指挥就差那么远?战士们和以前一样,是英勇的,无畏的。但为什么还是吃了败仗?连苏区老根据地都丢了。
这些,邓大军不是很明白。也只是觉得王明山、李克来了以后,搞了个什么a、b团,很多革命的同志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就像和他一起参加革命军的老乡赵二狗,怎么就成了a、b团?再看看通过a、b团整风起来的那些指挥员,没有几个是经历过战争的,出口就是马列,军事指挥是瞎指挥,好好的部队就这样被慢慢地消耗掉了。
阵地战,阵地战!自己的炮打不掉敌人的碉堡,而敌人的炮对自己的碉堡几乎是一炮一个。邓大军喝了一口水,站了起来,像是要把心中的烦恼挥开一样。他看看放在桌上的电报,心里想:这个方云是什么人?不就是中央机关的一个翻译嘛,中央纵队都走了那么远了,都还要派人来接他回去。
他围着桌子转了一圈,目光又落到了257高地上,不得不佩服团长林杰的远见。在四天前,团长就命令从中央纵队加强过来的工兵营在湘江西岸构筑防御工事,特别是强调了257高地的防炮防空袭隐蔽点的建设,才使得257高地能顶住了敌人两天的猛烈进攻。
“湘江之战是革命军离开苏区后打得最惨烈得一仗啊。”邓大军低低嘟哝了一句。目前257上面的态势已经很清楚了,部队不能上去很多,上去多了人数密集,就成了敌人的飞机和重炮的靶子,只能摆一个连队在上面。这是一种无奈的加油战术。还有就是弹药缺少,尤其是炮弹,营里的迫击炮排已经被下了命令,不到万分危急的时候就不能开炮。
对面的帝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169321/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16932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 1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