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隋朝?发财了。孟庆不自觉地把白瓶抱进怀里。
又看到那个喇叭花一样的尿盆,色泽柔和纯正,微微泛出些光来。纯银子地!真是腐败呀。孟庆一边感慨,一边弯腰,腾出只手来去掐那盆沿。
“孟兄!”
孟庆一惊,手里打滑,酒瓶儿顿时落在地下,哗地一声摔成了几十片。
“孟兄,”兴冲冲跑进门的王世充显然并不在意这“价值连城”的酒瓶。“宇文公子闻得孟兄神勇,意欲一会,不知孟兄应允否?”
“啊,啊。”孟庆看着地上的宝贝碎片发呆,胡乱答应。
“答允了?孟兄果然英雄!”王世充赞道。“小弟这就去回报王爷。”
“等等,”孟庆回过神来,“那个宇文公子是谁?要比试也得等我这兄弟醒过来啊。”
王世充摸了摸头,盯了孟庆一回,道:“还会有谁?就是宇文述宇文太保的公子,随越国公杨素驻扎川中的宇文化及宇文都统,他戍守益州2多立战功,又叫做宇文成都。”
孟庆大吃了一惊。他读书不能算多,《隋唐》是读过的,评书也听了不少,宇文化及不提他,宇文成都就不能不考虑考虑了。这厮的名号如雷贯耳,号称“隋唐第二条好汉”哪!
“孟兄莫怕,”王世充看出孟庆忐忑,当即出言。“只管出战便是。孟兄是以晋王府宾客的身份出战,想那宇文都统手下自有分寸。”又道:“晋王已与太子立了赌约,只要孟兄走过十合,便是我们胜了。几位王爷将军也都立约陪赌,万望兄不要推辞。”见孟庆犹豫,又道:“晋王知孟兄窘迫,已吩咐下官为兄觅一所宅子几个奴婢。小弟回了话这就去办理。孟兄……”
“好!”孟庆不再犹豫。“多买一点这样的酒壶。”他指了指地下的白瓷碎片。
“孟兄弟放心,小弟一定多备美酒。”王世充一溜烟去了。
孟庆咧了咧嘴,这官儿就会错了意嘛。
——————
1太保、太傅、太师。
2今四川成都。
第二节
王世充回到王韶的书房,当即向杨广回禀:“王爷,孟壮士已经应允为晋王府客卿,下官这就吩咐下人办理安置事宜。”杨广大喜,站起身来走到上座的太子杨勇身侧,伸出手掌:“王兄?”
杨勇脸色不愉地伸出一手,待要相击。却听邻座一人道:“慢来慢来……”
说话的人便是后到王韶书房的宇文化及。他一进书房便听来护儿说起太傅府来了个姓孟的黑壮大汉,甚是了不得。一个照面就降伏了在长安声名甚著的王世充,现下这厮成了晋王杨广的客卿,倒与寻常的武人比试不一样了。
杨勇收回手掌,注目宇文化及。
“太子,王爷。”宇文化及欠身道,“目下平陈在即,圣上于各地征兵募将,末将以为,不若将比试之地定在七日后的演兵校场,一举两得。如何?”
七日后的校场演兵是皇帝下旨钦定的,到时候杨坚会御架亲临。将比试订在那里,便少了一份嬉戏,只余全力相搏。而且校场选将,从无什么十招之数,打生打死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宇文化及此语一出,书房里登时安静下来,韩擒虎与贺若弼起身告了个罪,出外净手去了。
自打杨坚自立为帝,五子同日封王以来,杨勇与杨广便是面和心不和,私底下龌龊不断。太子杨勇好武有力,与宇文太保一家特别是宇文化及过往甚秘,这是朝中人所尽知的事情。宇文化及立在校场,那便是太子杨勇立在校场,谁都明白这个道理,晋王杨广自然也不例外。当下正值平陈用兵之际,那行军大总管之职成了几个王爷眼中的必争之物——后梁皇帝萧衍已除,陈叔宝的江南地盘就象一块案板上的肉有待宰割。况且陈国积弱已久,国力不济,陈叔宝一向奏伎纵酒,不问国事,派驻在长江边的陈军不过十万,又无骁将谋臣。那么平陈一战一统中国,当是在举国上下树威著誉的最好时机。最重要的是,能在父皇杨坚的心里写下重重的一笔。牵涉到校场选将……孟庆虽降伏了王世充,却还是多有不妥。
杨广素知宇文化及的性情,既然说出了这话,那便是下了心要使狠手,一时忧郁不决。倘若孟庆胜了,那自然他这个晋王脸上有光。不过这种可能性太小,自宇文化及十五岁第一次校场出手,十年来还从没有人能在他手下走过三、五招的,这次提个十合之限,已是在那孟庆身上下了大注了。一入校场,孟庆必无胜理,那么会有什么影响?
杨广一时间理不出什么头绪,只得看了一眼王韶,只盼德高望重的老太傅出言打个圆场。哪知王韶低下头去,端起茶盅“滋”地抿了一口,只当没看见。
杨广暗恼,却不露声色地弯腰抱拳行下学生礼去:“这事须请老师裁定。”
王韶作了五位皇子的老师多年,对几个学生的禀性所知甚深。太子杨勇率性刚直,虽年已二十有五,却与十六岁的蜀王杨秀最好,二人行事放纵,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169214/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16921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 3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