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朝月清风):没有弹窗广告,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下载!手机版:m.69kshu.cc

唐朝那些事儿第二百一十六章【进入长安】(3/3)

文/朝月清风
唐朝那些事儿 | 本章字数:1153 唐朝那些事儿txt下载 | 唐朝那些事儿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龙之影纹、帝御山河、英雄联盟之王者、抗日英雄传、鸿蒙主尊、蛮荒武帝、韩流之绽放、枪械主宰、球场少帅、戮明、猎人的王座、山城诡记、
,急于速战,所以深挖壕沟,高筑营垒,拒绝应战。正巧这时李世民患上了疟疾,就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刘文静和殷开山,并且特意嘱咐二人,无论如何不能出战。二人认为是李世民瞧不起自己,为了证明自己也是有能力的。于是二人私自率领部队应战,结果被薛举打败,士兵阵亡超过了一半(十之五六)我觉得史书的记载没有问题的。如果说责任,小李的责任至多是用人不当。第一:选择什么样的战术是视具体情况而定的。既然以前小李采用的战术没有问题,就不能因为他以前多用急进的战术就认为他这次也一样。第二:当时薛举屯兵的地点是析墌,而小李到了高墌就不再前进,明显是取守势。六月初十小李统军出发,七月初九浅水原兵败,这其间有一个月的时间。总不会都在行军。起码在高墌是驻扎了一段时间“深溝高壘不與戰”的。第三:刘文静大败的原因是“恃眾而不設備”,这是缺乏基本的军事常识的表现。可见刘殷二人并非军事长才,殷开山在这次兵败之后一直任文职,不再掌兵,刘文静此后再也没有官复原职,也说明这次兵败的确是他二人指挥不当,而不是替小李背了黑锅。第四:李元吉弃守太原那次李渊也曾试图归罪他人,但并没有成功。刘殷二人若是无过受罚,不可能大家都缄口不言。第五:浅水原兵败一个月后,李渊再度派小李统军出征,也说明李渊信任他的军事能力。而李四那次逃回长安后,李渊可再没让他单独领过兵。最后,当时小李还没有后来在军中的那种威望,他生病了难免控制力不强,这两人把军队拉出去,小李知道后派人去追已经来不及了。

“未及与战,会太宗不豫,行军长史刘文静、殷开山请观兵于高墌西南,恃众不设备,为举兵掩乘其后。太宗闻之,知其必败,遽与书责之。未至,两军合战,竟为举所败,死者十五六,”另外:关于小李的病通鉴说是疟疾。

这次战役的失败不仅给了李世民很大的打击,也给了刚刚建立的大唐王朝一个不小的打击。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忧愁,就有人快乐,薛举就很快乐,经过上次的败仗,他原本以为唐朝是很强大的,现在他知道了这个邻居也并不是不可以战胜的。这次的胜利,让薛举很高兴,他终于知道了这个邻居只是外面看着强大而已,实际上没有什么那么可怕,上次让他们得胜,不过是侥幸而已,一个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子还想和我斗(这一年618年,李世民虚岁二十),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郝瑗向薛举建议:“唐军现在被打败,关中人心骚乱,正应该乘胜追击,直取长安。”薛举表示同意,想趁此多抢点东西,最好把李渊打败,自己占据关中。不料薛举突然患病,而且一病不起,不久就死了,太子薛仁果继承帝位,计划终止。

薛仁果是薛举的长子,在薛举称帝后,被封为皇太子,力大无穷,作战勇敢,军中号为“万人敌”,这些都是优点,这些优点能够帮助他成功;同时薛仁果也有缺点,他为人脾气暴躁,残忍好杀,这些缺点足以使他失败。那么薛仁果残忍好杀到什么程度呢?


状态提示: 第二百一十六章【进入长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一十六章【进入长安】(3/3) 返回《唐朝那些事儿》目录下一章:第二百一十七章【大唐帝国】(快捷键→)

推荐阅读魔门败类网游之九转轮回左道江湖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快穿之被大佬盯上了重生青梅逆袭记绝地求生之禁服王者流逝空间逍遥文明每天三次狩魔副本我若修仙法力齐天农园医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