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影忙过去在砚台里加了点水,开始研磨。
冯嘉靖提笔沾了沾,一边龙飞凤舞地写字,一边道:“你先不要跟我们去江南,就回古北序等着二公主殿下的仪仗,等她来了,把这份信函交给她。”
剑影“啊?”了一声,一张方方正正的脸立刻绷了起来:“大人,这是要做什么?”
“你对二公主说,冯某感沐皇恩,不敢稍忘。但今科秋闱的担子更加重大,不能再耽搁在选妃上了,请二公主帮个忙,接下这个选妃的担子。”
冯嘉靖放下手中的笔,将刚写好的信函装到牛皮纸袋里,又盖上钦差大印,递到剑影手里,“等公主接了信,你就可以回京城了。”
剑影接过牛皮纸袋,默默地低下头。
他跟着冯嘉靖这么久,对冯嘉靖的心思不说了如指掌,也是略知一二。
比如这一次,他可以拿项上人头担保,三爷肯定是故意要拖着二公主,想她跟过来的。
当然,三爷做事一向滴水不漏,不管是好意还是歹意,都叫对方不仅不能拒绝,而且答应得心甘情愿。
连剑影都看得出来,这次二公主殿下南下,明面上是代皇帝和皇后慰问钦差大人。其实还不是担心钦差大人往京城里源源不断送的江南佳丽,当然,也有跟冯嘉靖套近乎的意思。
二公主跟她的嫡亲哥哥孙煌宇是双生子,太子殿下目前是西昌国唯一继承人,但是如果皇帝陛下又生了儿子,他这太子的位置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稳当了。
冯嘉靖并不想带着一个公主下江南,因此他抛出一个选妃的饵儿,颜清公主就不得不吃下。
除了古北序,另外还有几个郡县,冯嘉靖本来已经派人提前通知了那里的地方官,要他们准备选妃事宜。
因为颜清公主要来,冯嘉靖便虚晃一枪,将选妃的事索性抛给二公主殿下,自己却带着上官滢滢和上官景辰坐船南下。
等二公主带着人迅速赶到古北序的时候,只看到冯嘉靖留下的一个兴和一封信。
展开信看了看,二公主不得不佩服冯嘉靖的手段。
她收了信,对那送信的兴道:“我知道了,多谢钦差大人照应。”又问剑影:“你是钦差大人的小厮?”
剑影挺了挺胸,自豪地道:“回公主的话,小的是冯家人,是钦差大人的小厮!”
二公主就知道他是冯家的家生子,随便套问了几句话,见这小厮不知道是故意装聋作哑,还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总之有关冯嘉靖的事情,她半丁点都没有打听出来。
不过她也没有生气,本来也没指望能从一个兴身上问出什么重要的事情。
如果能问出来,她反而要看不起冯嘉靖了。
如今这样更好,她还能高看他几分。
“记得听你家大人的话,以后好多着呢!”二公主一边说,一边命人赏了剑影几个纯金的锞子。
剑影拿着那几个金锞子在手里掂了掂,知道是纯金的,在心里叹了一声“乖乖”,便告辞回京城去了。
这边冯嘉靖的钦差官船拉足了风帆,离开古北序,顺水南下,没两天就看见了苏州城的码头。
上官滢滢这两天都窝在舱室里跟上官景辰看书下棋,没有出过舱室的门。
这天听出去做饭的婆子说,已经快到苏州城的码头,才推门出去,站在甲板上,举目远眺。
苏州城一直是西昌国里一个很繁华的城市。
除了京城以外,就属它最大了。
上官滢滢在这里待了十二年,从出生一直待到十二岁。
十二岁那年上官建成带着他们举家迁居京城
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年了。
但是苏州城还是一点都没有变。
岸边大树郁郁葱葱,粗大得要两人合抱才能薄。
码头上人烟鼎沸,虽然隔得远远地,仿佛还能看见蟹挑着担子,四处叫卖蚝烙馅饼。
上官滢滢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冯嘉靖见她出来了,也从舱室里出来。站到她旁边,沉声道:“等上了岸,我送你们先回家。”
上官滢滢忙道谢:“大人,这一路麻烦很多了,就不用麻烦您送我们回家了。”
“不用?”冯嘉靖背着手,挑了挑眉,“你认得路?”
“我当然认得路,又不是没去过。我在这里过了十二年!”上官滢滢无语,暗忖是不是剑影那家伙把她容易迷路的事儿告诉冯嘉靖了。
这样一想,她又四处看了看,好奇地问:“大人,剑影呢?这些天没有听见他聒噪。”
“你想听他聒噪?”冯嘉靖斜睨她,一双瞳仁黑得深不见底,声音越发低沉。
“当然没有。”上官滢滢本能地觉得冯嘉靖有些气儿不顺。
她仰头看见冯嘉靖的脸绷得紧紧,虽然板着脸,但显得他线条优美的下颌越发精致动人,禁不祝了眨眼,马上巧舌如簧:“剑影那破锣嗓子,一听晚上就要做噩梦!——哪有大人的声音好听!”
冯嘉靖忍了又忍,才没有在上官滢滢面前翘起唇角。
但是拂袖而去的时候,他的声音却越发悦耳动听:“下船的时候别急着走,等我。”
上官滢滢笑眯眯地看着冯嘉靖往四楼走去,悄悄做了个鬼脸。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她记得上一世的时候京城的人都说冯丞相油盐不进,讨好他简直比登天还难,结果没想到他这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141512/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14151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五十二章 马屁不穿)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沐木覃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