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且皱着脸道:“多谢梅娘了,可是我这次所有的错误都是明知故犯,即便梅娘护着,处罚也定是少不了了。”
钟离梅立刻大包大揽道:“这你就不要担心了,都包在我身上。”
姜且暗暗对于少欢做了个“这次稳了!”的表情,拿起筷子开始扒饭,桌上钟离梅不断给二人夹菜,丝毫没有冷落于少欢,却又一句话都没问,让他感动莫名。
第二天一早,天才刚亮,于少欢就被一阵嘿哈的声音吵醒,揉着眼睛坐了起来,摸着身上崭新的丝滑被褥,他才想起此时已经到了东府,也不知这会不会是他人生的又一开端。
姜且推门走了进来,看到于少欢已经起来了,笑道:“哈哈,被吵醒的吧,马上我们也要像他们这样了,早起来练功。”
于少欢道:“莫非你之前也是跟他们一样?”
姜且摇头道:“当然不是,我是开的小灶,哈哈。”说着将手里的新衣拿给于少欢,“梅娘给你准备的,要我告诉你,这是按照你体型找的成衣,等到量过身材后,再给你做几件新的。”
于少欢接过衣服,“真是麻烦梅娘了。”
姜且笑道:“将来麻烦她的事还多着呢,你速速更衣洗漱出来,从京口到这里用不上一个时辰,按照我叔祖的脾气性格,他现在恐怕已经在路上了。”
于少欢连忙站起身紧张问道:“我需要准备什么吗?”
“第一次见面什么都不需要准备,不过之后可就不一样了。”
于少欢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姜且却已经头也不回地走出屋去,“快点吧,我等你吃包子。”
衣着簇新的于少欢跟着姜且走在通往偏厅的路上,两人都是一言不发,气氛有些沉重,他们刚才在吃包子的时候,就有人过来告诉他们,府主到了,让他们过去。
二人不敢怠慢,连忙起身走向偏厅,于少欢不说话是因为心中忐忑,姜且却是不知道为了什么。
就这样一直到了偏厅门口,姜且终于忍不住了,再次开口提醒道;“进去吧,我的兄弟!”
呃……姜且三番五次的提到“兄弟”,这让于少欢感觉到有些诡异。
偏厅里只有三个人,有两个于少欢已经见过了,钟离梅见二人进来,冲他们点了点头,示意姜且她都已经搞定了;张君夜看他二人进来,裂开嘴笑了笑,同时暗中的竖了竖大拇指,唯有中间的老者面无表情,对他二人的到来无动于衷。
“孙儿见过叔祖!”姜且施礼道。
于少欢也连忙有样学样的施礼说道:“见过谢前辈。”
谢传敬是见过于少欢的,那一年他父亲过寿,于少欢曾去过谢府,如今九年过去了,任他如何回忆,也回想不出当初那个没关注过的小童的模样,但这不妨碍他对于少欢的亲近。
“你便是我于兄长的弟子。”谢传敬放低音量,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是那么严厉。
于少欢连忙回道:“我师父正是于楚卿。”
“恩。”谢传敬脸上挤出一抹笑容,“可否让我看看你的玉戈?”
于少欢一愣,那是什么?
谢传敬见他似是不懂,补充道:“便是那枚阴阳鱼。”
于少欢闻言连忙拿了出来,他早有准备,不过却不曾想谢传敬唤它玉戈。
姜且偷瞄过去,看到了于少欢的玉珏,心里十分惊讶,这造型与我的那枚一样啊。
“且儿,把你的金戈也拿来。”没待他多想,谢传敬的声音便传了过来,他对姜且就那么温柔了,生硬的很,虽然答应了钟离梅此事先记下,不过显然心里还有些不爽。
姜且连忙把自己金色的阴阳鱼递了上去,果然一模一样。
谢传敬手持两物沉默了片刻,便还了回去,“好生收着吧。”
于少欢想着自己的包裹里还有一枚左恽的骨制阴阳鱼,或是应叫做骨戈,越发觉得这绝不只是一种饰物那么简单。
接着谢传敬又细细问了于少欢筑基读书等情况,了解了一圈后,微微地点了点头道:“看来于兄长没少在贤侄身上下功夫啊,根基如此扎实,呵呵。”
“且儿,你看看你只比你于叔叔小了一岁……”
于少欢闻言一个激灵,于叔叔?他连忙看向姜且,怪不得他一直强调“兄弟”一词。
姜且则是一副早知如此的认命表情,他在听到陆江浔称呼二人为“故人弟子”和“故人之孙”时,就已料到这个时刻了,凭借着谢传敬的性格绝不会说出“咱们各论各的”这种话,他已经经历过不少类似的事情了,这个兄弟成为叔叔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微微抬起眼皮,姜且看到于少欢正饶有兴趣的看着他,恨得牙痒痒,但又没有任何办法。
“……你可记住了吗?”谢传敬抓住了机会,对姜且狠狠批评教育了一番,也算是勉强出了口气。
“记住了,日后定会向……于叔叔多多讨教,。”姜且闷闷的说道。
于少欢眉毛都笑弯了,连忙道:“我与姜贤侄年龄相仿,哪里敢来的指教,共同进步嘛。”
老子什么时候说过要你指教,姜且在心里大骂,不是说好了一辈子兄弟的嘛,怎么还真的叫上姜贤侄了。
谢传敬满意的点点头,看了姜且一眼警告道:“虽然于贤侄比你只年长一岁,但终归是你长辈,即便
手机阅读:http://m.69kshu.cc/123088/
发表书评:http://www.69kshu.cc/book/12308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七十一章 贤侄免礼)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红衣半落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