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摇摇-欲坠):没有弹窗广告,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下载!手机版:m.69kshu.cc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一一零章 工序(2/3)

文/摇摇-欲坠
我的大明新帝国 | 本章字数:1839 我的大明新帝国txt下载 | 我的大明新帝国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万事如易、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覆汉、元芳,你怎么看、贞观贤王、混世刁民内、五千年来谁著史、秦吏、穿成大佬姨娘怎么破、我玩游戏就能无限变强、护花状元都市游、砂隐之最强技师、
汽机的应用中,各种管道的设计,压力的测试,其实就是一种蒸馏的技术改进。

把蒸馏技术应用到化学工业的生产,每一道工序就需要周密设计。

从动力来源,到蒸馏封闭,每一步要想达到预想的效果,就需要研究院的人进行多番论证和试验。

只有在他们这里实现了可能,这项技术才能推广,普及。

这是因为有朱瞻基的存在,他可以毫无顾虑地直接点明科技的发展方向,加以应用。

但是实际上,除了机械方面的技术是循序渐进。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化学技术的应用,绝大部分突破,都是由无数偶然组成的。

哪怕到了后世,依旧是这样。

化学研究院这里,为了筹备三酸两碱的生产,已经制定了多达百万字的笔记和工艺流程。

看到这些省略到极点的文言文笔记,朱瞻基第一时间就大发雷霆,他今天不是来指导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发脾气。

蓝烟虽然贵为良娣,但是因为她不能直接跟外臣接触,所以与研究员们的沟通,都是通过手下的女官。

她虽然是理科生,但是文言文也学的比朱瞻基强多了,两个人一个是学渣,一个是学霸。

朱瞻基当然是前者,而蓝烟是后者。

蓝烟是后妃,他就是有脾气也发不出来,大部分时候,只能起一个指导作用。

她数次提出了科学研究需要用更详细的数据,更通俗的语句来记载,不应该追求文字的精炼,但是这些人置若罔闻。

朱瞻基得到了这个消息后,也看到了这些人的记载。

汉字的精炼,这是任何一种文字都比不上的。但是如果用在阐述工艺程序,记载数据上,就精炼的有些尖酸刻薄了。

东方注重师徒的传序,而且喜欢讲究藏一手,更注重经验传授,而不是数据。

在蓝烟的要求下,他们勉强在记录里面加上了数据,但是,对于文字的表达,依旧遵循以前的习惯。

在文言文里面,主、状、谓、定、宾、补,六种语序与现代语言是有差异的,这倒不算是大问题。

但是文言文为了追求精简,经常会有一些省略,这就形成了主谓宾混乱。

经常是写的人写一句话,从来不会写的清清楚楚,习惯性让人来猜。

就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一直就有三种解释。

这在文科方面来说,没有多大的关系,最多会有一些分歧和争执。但是对严肃的科学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以一个简单的轴承为例,就分了内径,外径,内外壁厚度,宽度,硬度,钢珠尺寸等尺寸。

一台机器,需要用大小不一的轴承无数,相互衔接的部件无数,每个部件要详细地描述,衔接的力度又有规定。

结果整整一页纸上,就只见到各种尺寸,主谓宾定语少的可怜。

不要说不懂的人,就是朱瞻基这种懂的人都看不懂写了什么。

这些还好说,毕竟有图纸,可以照图来对照。

但是一些加工工艺,更复杂的推论,还有一些设计的想法,这些写出来,更让人难以理解了。

百万字的工艺计划书,看似很多,其实在后世也就是三本书而已。靠着三本书,就把要建三酸两碱的工厂的计划全部囊括了进来,朱瞻基是不相信的。

可以这么说,即使工匠们严格按照计划书来建设工厂,研制设备,各个环节还是离不开他们这些研究员们。

在大部分人看来,这些是理所当然,但是在朱瞻基看来,这却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

你一个科研工作者,整天把精力放在一个研究工艺上,算什么回事?

所以朱瞻基宁愿浪费几个月的时间,也要故意发一次脾气,将所有人给震慑住。

“孤对你们给予厚望,才让蓝良娣将斗姆娘娘所授天书传于你等。在孤这里,在蓝良娣这里,依旧还有无数学问等着你们来研究,来整理,岂能让你们分心他用。

这份计划书孤要你等重新理清,用大白话给孤写出来。孤不要文采,不要文笔,只要识字的人,懂技术的人,看到这份计划书,就能知道该怎么做。”

这是朱瞻基第一次发脾气,威力自然是可想而知。所有人战战兢兢,连呼有罪。

朱瞻基这才又说道:“孤一意推行白话,不是不知道古语优雅,白话粗俗。但是,白话虽然粗俗,却能让更多的工匠能看懂诸位所写之意。孤再给你半年的时间,从今往后,要将所有工艺都采用白话写的清清楚楚,若有再犯,以渎职论罪。”

研究院的人一个个满是失落,辛苦了几个月,在殿下这里却没有落个好,一切要重头再来。

但是工部的工匠们,这个时候就兴奋了。

工部虽然掌握了如今几乎所有大工程的建设,开工,技术改进,但是他们受到了多重制约,没有一点自主权。

工部,內监,对他们有双重管理,现在头上还又压了研究院这一帮爷。

这帮爷虽然对他们没有直接管辖权,但是卡住了技术的脖子,不供着都不行。

现在殿下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以后科研与生产分开,他们这帮爷,再想作威作福是不可能了。

让其他人离去,朱瞻基留下了工部尚书吴中。

这个老好人算得上是德高望重,就是性格太善,属于是那种技术官员。

“吴尚书,关于新工厂建设,孤这里已经有了想法,虽然各种设备都要

状态提示: 第一一零章 工序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一零章 工序(2/3) 返回《我的大明新帝国》目录下一页:第一一零章 工序(2/3)(快捷键→)

推荐阅读诸界末日在线不让江山天唐锦绣昭周茅草垛里的风筝嫡女萌妻御夫有道唐朝好太子开局和郑耀先结拜唐朝小白领三国之蜀汉中兴夜寒深深醉思量网游之神级奶爸